万安打开,仔细的翻了起来。

    很快,他便找到了津海方面的情报:“还在。”

    “再找找,余则成的。”建丰面露喜色,指了指道。

    万安很快抽出有关余则成的厚厚一沓黑材料。

    建丰亲自接过,对着徐志道电报发来的名录内容一一比对了起来。

    一张不缺。

    洪智有压根就没动过这里边的资料。

    想到这。

    建丰终于明白,洪智有为什么会让吴蕊蕊来溪口了。

    吴蕊蕊来此,纯粹是为了感激自己。

    或者说,洪智有并不认为溪口和自己会对他构成威胁。

    原因只有一个:他问心无愧,信得过自己。

    倒是自己多心了。

    乱世见忠臣啊!

    曾经黄埔军校的校场上,那些军官举着拳头向父亲宣誓效忠,然而背叛者不计其数。

    曾经的李涯,站在党旗下信誓旦旦,转头就投靠了毛人凤。

    上沪之行,至上而下无一人响应、看好自己,唯有洪智有千里奔赴上沪与自己同甘共苦、砥砺而行。

    他有钱,有美佬撑腰,完全用不着去上沪跟孔令侃和夫人玩命。

    只因一声同志。

    洪智有去了。

    现在父亲兵败下野,倒向李宗仁者,隔岸观火、见风使舵、居心叵测者不计其数。

    又是洪智有冒着生命之危潜回京陵,在李宗仁眼皮子底下游说徐志道,谋划火烧洪公祠等一切事宜。

    若非忠臣良将,又岂能屡屡以身犯险,置身家性命不顾。

    要知道洪智有可不是吃不饱饭,一两块大洋就能收买的亡命之徒。

    他有着百万身家,诸多红颜。

    甚至不夸张的说,他可以过比自己还要逍遥快活的日子。

    如此犯险,所图何物?

    唯有忠诚二字啊。

    “万安,你怎么看?”建丰合上材料,看向跟随自己多年的侍长。

    “洪智有搅黄了李宗仁的南北分治计划,桂系恨不得扒他的皮,抽他的筋。

    “就这当口还敢潜回京陵,并圆满完成了任务。

    “不居功,不自傲,更没有动资料的手脚。

    “君子风范,不负所期,属下是佩服至极。”

    万安由衷的赞叹道。

    “嗯。

    “智有是个厚道人啊。”建丰亦是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