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晋庭汉裔 >
    
    随着岁月变迁,东坞的格局早与刘羡儿时的记忆大不相同。

    早年的东坞,不过是一个比邻而居的小聚落,有着百来号人,张希妙在其中修了一栋两层的阁楼,以及一座不大的马苑,便算是安乐公府的别院了。而现在的东坞,所辖的田亩翻了两倍,人口也已增添至四百余人,较以前热闹许多。人口既多,原来的聚落便显得拥挤,于是在永康至永宁年间,东坞便经历了两次重修。

    第一次重修非常简单,是由曹尚柔主持的,她单独地将阁楼扩建了两栋,又在其间修缮山水园林,为别院增加了几分典雅贵气。而第二次重修就有些大刀阔斧了,几乎相当于一次重建。

    原来,安乐公见朝中政局日渐混乱,担忧战事将祸及自身,于是在司马伦篡位之后,便力主将东坞修建成一座堡垒。不仅儿媳曹尚柔拗不过他,就连寡嫂费秀也说不动他,最后只好答应。

    于是安乐公便以原有的阁楼为中心,围了一内一外两道高墙,每一道都以砖石为基础,足足建有两丈高。然后又大肆加固阁楼,将其增高至四层,且在坞中挖掘地窖与水井,就连牛栏、猪栏、鸡窝等设施也一应俱全。至于剩余的地方,则被划分成了三十多个小四合院。

    如此一套扩建下来,东坞今非昔比,足足可以容纳上千人,只是耗费甚多,几乎将安乐公府的多年储蓄都消耗一空,颇引得家中上下腹诽。

    不过之后的战乱,足以证明安乐公的高瞻远瞩。就在张方入洛之际,刘恂见势不妙,当即带着全家老小躲进了坞堡之内,阖上大门后,任凭坞外风吹雨打,他就是深居坞内,不动如山。到现在两个月过去了,洛阳已从首善之地,沦为了一片废墟,横尸遍野,盗贼如云。不知有多少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也不知有多少人风餐露宿,沦为饿殍。可东坞却毫不受影响,仍旧饮食如常。

    这使得安乐公近日在家中扬眉吐气,地位大增。毕竟自从刘羡入仕以来,刘恂虽身为安乐公,在家中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并无人在意他的想法。而今遭遇如此困厄,刘恂不仅没有再闯祸,反而救下了全家人的性命,难免叫人另眼相看。于是这段时间,公府上下,无不对他恭敬了许多,也常常来征询他的意见了。

    最初的几日,刘恂自然是意气扬扬,甚至对着孙女灵佑自夸说:“阿翁六岁的时候,便随兄长读过《六韬》,同族的几个兄弟中,除了阿翁的五兄(北地王刘谌),谁也比不过阿翁哩!”

    可随着战乱的逐渐升级,忧心便很快取代了得意。毕竟,无论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