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晋庭汉裔 >
    
    作为河东的郡治,安邑乃是关中有数的大县。

    虽然比不上长安这种首屈一指有数十万人口的大城市,可安邑当地盛产盐铁,加上周遭地形平坦,适宜耕种,因此,自三代之时便已非常发达。即使在汉末屡经战乱,依旧不影响其繁华。等到了刘羡担任夏阳长时期,安邑县就已有八千余户,四万余口。放眼整个关西,除去长安外,当时仅有平阳、郿县、郑县、临晋四县能与之相比。

    而在经过郝散之乱后,安邑的繁华稍受影响,可那已是十年之前的事情了。历经十年岁月,刘羡来到安邑,沿路所见,百姓们并未受张辅围城太大影响,田间到处是耕作的农人,官道上还有骡马和商人,都对着刘羡的军队指指点点,非常希奇似的。甚至有小孩大着胆子靠过来,在阡陌边对着军队大喊道:“谁是刘太尉啊?”

    刘羡听闻此语,笑着挥挥手,回应说:“我已经不当太尉了,以后还是喊我安乐公吧。”

    虽然已经有了车骑将军与秦凉大都督的身份,但刘羡并无意宣传,他已经在刻意淡化自己与朝廷的联系,但又不好直接切割。那么只谈自己安乐公的身份,显然是最能留有余地的选择。

    而见刘羡如此亲民作态,其余百姓也都放下了手中的农活,纷纷前来围观,他们又交口向刘羡询问道:“公既至此,以后还会有战乱吗?”

    刘羡手指着头顶上的八字安乐旗说:“我不敢说绝对,但我会竭尽所能。”

    他言语诚恳,态度亲切,加上此时他没着戎装,轻裘缓带,腰悬长剑,马挂弓矢,行在军前,身后帅旗映衬。刘琨、陆云、傅畅、李盛、桓彝等一众文士,以及何攀、公孙躬、诸葛延、毛宝、郭默、刘义等武将随行左右,众星捧月一般,好比闲庭信步,真是风头无两。

    安邑这边的蜀汉遗民并不多,多是曹魏时期就在此定居的土著。因此,他们对刘羡与蜀汉并没有多少情感,所以才给了张辅得逞的机会。但此时亲眼看见刘羡一行的威风以后,农人们无不心生好感,私下里议论道:“安乐公不愧是昭烈之后,一看便是明君,奇怪啊!老安乐公是怎么亡国的呢?”

    而走过拥挤的人群,再抵达安邑城下,城中的许多官僚都出来相迎。他们一一向刘羡行礼,刘羡也不摆架子,下了马一一拜还认识,不过让刘羡有些失望的是,因为李矩率军西去冯翊的缘故,这里并没有遇到多少熟人。

    为首的安邑令张介也看出这一点,他低声说:“明公先入府吧,府内有故人在等着您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