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四年夏,邺城。

    李翊立于高台之上,身后“齐”字大纛猎猎作响。

    台下,黑压压的甲士列阵如林,铁甲映日,刀戟森寒。

    “传令——”

    李翊声如洪钟,“各郡兵马,立刻动员。”

    河北的交通运输,经济体制,早已被李翊打造成了一台战争机器。

    一经拍板决定,整个河北战争机器便马力全开,发动运作起来。

    河间出兵两万,安平出兵一万,章武出兵一万,渤海出兵一万,魏郡出兵一万。

    总即战力兵马约六万人。

    幽州境内,十万民夫推着粮车,蜿蜒如龙。

    牛马嘶鸣,车轮滚滚,尘土飞扬。

    幽燕地区虽未直接参战,但出动了大量骡马牲畜,与民夫。

    尤其这个民夫,因为边境地区体制相对落后。

    奴隶交易非常频繁,省去了政府征发徭役的功夫。

    大多是直接向奴隶主进行借买。

    “快!再快!”

    督粮官厉声催促,“前线将士等着吃饭!”

    “切不可耽误了!”

    沿途村落,老弱妇孺皆立于道旁,默默递上干粮、清水。

    一白发老妪颤巍巍捧出一袋粟米,塞进运粮队:“

    老身虽无力杀敌,但愿尽一份力……”

    这老妪只是河北民情现状的冰山一角。

    李翊一直非常重视河北人的凝聚力。

    世人都知道,自提议在北方搞经济改革以来,使得河北经济腾飞。

    大量的财富涌入北方。

    而这些财富李翊并没有据为己有,充实自己的腰包。

    而是主动分享给了民众,让河北人人都能有钱。

    李翊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天下富郡不在少,如我河北诸郡,徐州下邳,淮南寿春,荆州襄阳,豫州颍川,益州成都等地。”

    “但这些富郡无一例外,百姓们辛苦劳作,但这些财富永远不会属于他们。”

    “我将财富分给百姓,因为我坚信‘拥有’的感觉至关重要。”

    “只有当百姓拥有了,他们才会去努力捍卫自己的国家。”

    “否则,他们终将明白,他们捍卫的不过是地主豪强的财产。”

    正是李翊秉持这样的执政思想,才加强了河北人的民族凝聚力。

    一听说官府的公文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