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李翊的大手,重塑国家经济,发行新货币,拯救濒死的大汉(1/13)

    
    成都,魏王宫。

    时年五十八岁的曹操,此刻已经须发尽白。

    他立于殿前的巨幅舆图之前,手指划过秦岭山脉,眉头深锁。

    “蜀道崎岖,寸步难行。”

    “今我军据有益州,若不通邮驿,政令难达四方。”

    “军情又何以速传?”

    要想富,先修路。

    尤其是西川之地,曹操要想壮大自身实力,必须将蜀地的交通连接在一起。

    赵俨拱手道:

    “大王明鉴。”

    “自入蜀以来,各地文书传递迟缓,往往旬月方至。”

    “若不整顿驿道,恐生内乱。”

    司马朗亦上前一步,谏言道:

    “臣考察蜀中旧驿,多因战乱荒废。”

    “依臣之见,当重建亭障,增设快马。”

    “便使成都与汉中一线畅通。”

    汉中既是川蜀门户,又是蜀地重要的北伐基地。

    打通汉中与成都之间的联系,可谓是目前蜀魏政权军事战略的核心。

    “善,此事便交由卿等督办。”

    曹操颔首,又指向汉中地图。

    “此外,刘备虎踞中原,虎视眈眈。”

    “孤欲以汉中为北伐根基,须速通关中。”

    计划既定,曹操即吩咐手下人执行。

    使者持节而至,朗声宣诏:

    “魏王有令:拜曹仁为汉中太守。”

    “整军经武,开凿山道,以通粮运!”

    曹仁单膝跪地,沉声道:

    “臣领命。”

    汉中太守相当于曹魏的北部地区的军事最高长官,曹操依然习惯用自己的宗室。

    待使者退下之后,副将低声问询道:

    “将军,汉中群山环绕,如何开辟新路?”

    曹仁沉声道:

    “昔秦国能开金牛道,我魏中岂无此能人乎?”

    “传令!征调民夫三万。”

    “分修子午、傥骆、褒斜、金牛四道!

    一声令下,蜀地的官军立马开始行动起来。

    郊野外,寒风刺面。

    里正敲着铜锣,穿村过寨,扯着嗓子嘶喊:

    “魏王有令!三丁抽一,修驿开道——”

    “魏王有令!三丁抽一,修驿开道——”

    跟在里正身后的,是一群官兵。

    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