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六年秋九月丁未。

    洛阳皇宫德阳殿内,晨曦初照。

    刘备端坐皇位之上,冕旒垂面,神情肃穆。

    阶下文武分列两侧,文官以首相李翊为首。

    武将以汉寿公关羽居先,皆肃立待命。

    “众卿平身。”

    刘备抬手示意,声音沉稳有力。

    “今日召诸卿前来,乃为商议南征孙吴之事。”

    “子玉,可将内阁所拟章程详细道来。”

    由于灭吴的战略计划,是一项非常大的工程。

    所以花了将近一季的时间,才将之敲定。

    灭吴的计划是在夏初提的,直到近中秋内阁才拟出具体的灭吴章程。

    因为其动员的兵力、甲胄、器械,以及战后的百姓安抚,都是一个庞大的工作量。

    相李翊出列,手持象牙笏板,深施一礼:

    “臣遵旨。”

    他转身面对众臣,展开手中竹简。

    “自陛下龙兴以来,已历六载。”

    “今国势日盛,兵精粮足。”

    “正当兴兵南下,扫除吴寇,复我大汉旧土。”

    殿中顿时一片肃静,唯有李翊清朗的声音回荡。

    “臣与兵部、户部诸公反复核算,伐吴需调大军二十万。”

    “其中河北出兵三万,淮南出兵八万,再从青徐地区征调两万人。“

    “豫州出两万人,荆州出五万人。”

    伐吴之战,毕竟是以水战为主。

    所以主力还是从淮南与荆州调。

    河北军、河南军、青徐军更多是打辅助。

    而关中军由于要防备曹魏,所以不敢调动。

    必须得留在那里拱卫京畿。

    可饶是如此,二十万大军,依然是一场耗费巨大的征程。

    就在李翊话方一落下,麋竺便执笏出列,宽大的朝服袖口随着他的动作微微颤动。

    “陛下,臣有本奏。”

    麋竺声音沉稳却透着凝重。

    “首相所言二十万大军,按制需配四十万民夫转运粮草。”

    “以当前国库所储,恐难支应如此浩大之役。”

    殿中顿时一片哗然。

    刘备眉头微蹙:

    “子仲可详细道来。”

    麋竺展开手中账册,指尖在密密麻麻的数字间游走。

    “按每人日食五升计,二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