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似李相爷这般敢功成身退,寻仙访道,纵情山水的又有几人呢?(1/15)

    
    长江北岸,汉军大营连绵百里,气势如虹。

    与南岸吴地的愁云惨淡不同,

    此处旌旗蔽日,鼓角相闻,弥漫着大战将至的肃杀与激昂。

    然而,这几日营中却多了一些不寻常的“客人”。

    三五成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江南百姓。

    他们趁着夜色,冒着被吴军巡江士卒射杀的风险。

    驾着一叶小舟乃至抱着木板,拼死泅渡而来。

    他们一登北岸,便被汉军巡逻士卒发现。

    士卒不敢怠慢,即刻层层上报,直至中军大帐。

    汉军主帅陈登闻报,并未以寻常细作视之。

    反而命人好生看顾,赐以饮食,并亲自召见其中几位年长者。

    帐中,烛火通明。

    几位百姓跪伏于地,浑身湿透,瑟瑟发抖,不敢仰视。

    陈登见此,微微一笑,温言道:

    “几位老丈不必惊慌,既来江北,即得生路。”

    “且起身,将南岸情状,细细道于吾听。”

    其中一白发老叟,涕泪横流,叩首泣诉道:

    “将军!天兵何时渡江?”

    “万望救我等江东百姓于水火啊!”

    他言语混杂,悲愤交加。

    终将孙韶如何败绩后变本加厉,行那“三丁抽二,五丁抽三”的暴政。

    吴地如何田园荒芜,闾里哀嚎,壮丁尽被绳索缚去军营,老弱妇孺饥寒交迫……

    种种惨状,一一道出。

    末了,他凄怆哀声道:

    “那孙韶小儿,只知强征敛兵,何曾顾惜我等性命?”

    “江南之地,人人思汉,盼王师如盼甘霖!”

    “求将军速发天兵,解我江南百姓倒悬之急!”

    陈登静静地聆听,面色沉静。

    唯有一双深邃眼眸中,光芒愈盛。

    待老者言毕,他亲自上前扶起众人,慨然道:

    “吴主无道,纵容爪牙,残虐百姓,天人共愤!”

    “吾圣主皇帝,仁德布于四海。”

    “今遣天兵至此,正为吊民伐罪!”

    “诸位乡亲父老,权且安心。”

    “此仇此恨,必为汝等雪之!”

    言罢,他当即下令。

    赐予这些投奔而来的百姓洁净衣物、充足干粮,并妥善安置。

    众人千恩万谢退下后,陈登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