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刘备:记住,有些事孔明不好做,做不到的,唯有你相父能办(1/13)

    
    洛阳城,细雪轻飘。

    未央宫前,百官肃立。

    新相诸葛亮正从内侍手中接过首相印绶,以及象征着首相权力的青玉令。

    鎏金铜印在雪光中泛着冷芒,一如朝堂上诸多质疑的目光。

    “诸葛孔明才不如李相,功不如陈相。”

    “竟居首辅之位,岂不儿戏乎?”

    “是也,当初其初入徐州之时,便深受陛下爱戴。”

    “不想其如今,到底还是做到了宰辅这个位置。”

    细碎的议论声如寒风般钻进诸葛亮耳中。

    他神色不变,只将印绶捧得更稳。

    礼成后,老相李翊在廊下唤住他。

    时年五十六岁的李相披着玄色大氅。

    须发皆白,目光却依旧锐利。

    “孔明,”

    李翊声音低沉,“可知今日为何这般寒冷?”

    诸葛亮躬身,不假思索答:

    “春雪未融,故而……”

    “非也。”

    李翊出声打断,“是人心比雪更冷。”

    “这满朝文武,十有八九不服你这个新相。”

    诸葛亮默然。

    李翊忽而轻笑:

    “记得你初入我相府为郎时,因修订税制被群臣围攻,也是这般神色。”

    “弟子愚钝,让老师见笑。”

    “愚钝?”

    李翊摇头,“若你愚钝,陛下岂会破格将你提拔?陈相又怎会临终举荐?”

    他伸手拂去诸葛亮肩头落雪。

    “既接此印,就当有担此重任的魄力。”

    若不想被人轻视,便拿出实力来证明自己。”

    诸葛亮深深一揖:

    “学生谨遵先生教诲。”

    正当此时,一骑快马踏雪驰入宫门。

    来自吴国的密使呈上急报,内侍匆匆送至御前。

    暖阁内,

    刘备阅罢奏章,猛地咳嗽起来。

    诸葛亮与李翊闻讯赶至,见老皇帝面色铁青,将竹简重重掷在地上。

    “逆子!这个逆子!”

    刘备怒道,“朕修个偏殿,花费二百万钱尚自斟酌再三。”

    “他竟在吴国修建望仙台、锦帆殿,耗费逾千万!”

    “更征集歌女千人,日夜作乐!”

    诸葛亮拾起奏章细看,眉头渐锁:

    “吴王此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