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沪上危情 >
    
    “哟,小伙子好久没来啦?”

    光头老店家是,夹在霓虹闪烁的小酒馆和挂满腊味的副食店中间的粥铺老板,三米宽的铺子总要到深夜以后才关门。

    五年时间一晃而过,他坚守在这里,连带陆砚曾经的模样一并留在脑海。

    原来不经意间,会被陌生人记这么久吗?

    心里暗自感动,说:“叔,您记性真好。我要一份瘦肉粥,三份......”

    目光在手写木制挂牌上扫过,是什么来着?

    “山药小米粥吧?”

    我去!

    老板记性绝了。

    如果说刚开始还怀疑对方故意套近乎,现在则全是满满的感动了。

    “大叔,您这老字号就是有人情味,我以前就爱喝这个。”

    老板斜了一眼,没说话,慢慢挪步去打包粥点。

    暂时抛开酒店内那些事,陆砚带着缅怀打量着此处。

    褪色的木质招牌上,‘老陈粥铺’四个字被油烟熏得发乌,像块被揉皱的旧手帕。

    曾几何时,多少人在小酒馆把昨天吐得一干二净后,又在这里汲取到一丝温暖?

    想必深夜粥铺的意义便在这里。

    每个人都会被闪烁的彩灯迷得沉溺进去,但最后总会渴望一间普普通通的粥铺,若心爱的姑娘不在身旁、至少会有同样暖的温粥一碗。

    “我记不得那么多,是玩吉他的小囡这个月常来,”大概率姓陈的老板说道,手中打包袋里装着四份粥,“一直点这个。”

    接过手中打包袋,夜里的风竟能无视身上的工装,吹得胸口发凉。

    明明......她以前不爱吃的。

    ......

    昨晚十一点左右,杨灵在陆砚的施工日志上给予意见,拍照发过来:

    ‘建议传统手工勾缝工艺与现代防水材料结合,如苏州河畔编号Q4-947老洋房修缮中,采用纳米二氧化硅防水剂替代传统石灰水,防水寿命从5年延长至20年以上’。

    与此同时,还在上次寒潮的日志上做了补充:

    ‘铁艺栏杆、铜制落水管在高湿空气中形成电解液膜,5℃低温虽减缓腐蚀速率,但持续潮湿会导致锈层由点蚀转为面蚀。

    建议排查。’

    陆砚有种错觉,这是杨博士第二次‘温柔的报复’,因为抛下她独自去赴约了。

    然后微信界面里是这样说的——

    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