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镇固安村。

    烈阳高照。

    宋启山熟练的用镰刀快速收割稻谷,风吹日晒的胳膊,呈现极其健康的古铜色。

    而不是周围那些佃户一般晒的黢黑,好似从炉灶里钻出来。

    比常人更加高大健壮的体格,显得有些鹤立鸡群。

    “爹,喝水。”八岁的女儿宋念云双手捧着粗茶瓷碗。

    待宋启山接过瓷碗,她又踮起脚尖,拿毛巾帮着擦汗。

    茶水算不上多高档的东西,微微泛苦,却最是解暑。

    宋启山张大嘴巴,一口气喝的干净。

    同时看着四周数十亩地,堆满了粮食,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回想魂穿此地至今,已有十数年,当真是时光如梭。

    前一世当牛做马也没赚几个钱,最后为了救落水儿童被淹死。

    这一世生来便是个小地主,数十亩田地,又与青梅竹马的妹子成了婚。

    两儿一女,好的不能再好了。

    近两年风调雨顺,田里的收成愈发好起来。

    宋启山心里想着,应当能让“祖宅”再添几块砖瓦了。

    所谓的祖宅,并非一家人住的宅院,而是自穿越时便在心神中显现的一片天地。

    最初的时候,只有一根木梁。

    爹娘过世,宋启山继承家业后,将田地租给几个佃户,并亲自沤肥,下地。

    粮食越来越多,银子也越来越多。

    每次有了收成,心神中的天地便会多些东西。

    从一根木梁,变成两根,三根……

    尤其儿女出生的时候,更是会多出砖墙,屋顶这些大件。

    到如今,那片天地已经建起了一间平房。

    宋启山明悟,这间房代表着家族真正的祖宅。

    家族一切发展,无论钱粮,人口,乃至武力增加,都会壮大祖宅,从而激发各种神异功能。

    比如田地的收成有所增加,除了他带来沤肥技术外,还有一部分祖宅因素。

    只是那些佃户对此一无所知,只以为是自己努力劳作的结果。

    这些年来,宋启山始终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

    一心想壮大家族,可惜妻子身子骨弱,时隔数年才怀上第四胎。

    闺女宋念云晒的小脸通红,浑身是汗。

    接回瓷碗后,小丫头看向周围仍在劳作的佃户,不解问道:“爹,咱家有这么多佃户,还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