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议事的进行,军事大帐内的青铜漏壶滴到亥时三刻,烛台上的鲛人油已经添了三次。

    "还是说不通。"蒙恬一拳砸在代表圣山的黑曜石模型上,"就算要消耗异己,也不该选最骁勇的狼族。这支部落去年冬天刚为匈奴夺下浑邪部的草场..."

    "报!"黑龙卫统领此时踉跄着冲进来,面甲上结着冰霜,"派往圣山的三批罗网都没有回来。"

    “好,知道了,退下吧。”

    三人又商讨了一会,还是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只能将事情写成奏折,让嬴政派人进行探查。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饮马滩变成了露天校场。

    黎明时分,饮马滩上的霜花还未消散,四千精锐已经列阵完毕。不同于传统秦军,这些士兵的铠甲上都铭刻着奇怪的刻度,腰间挂着精铜所制的角度仪。

    "甲组就位!"王贲的吼声在旷野上回荡,"东北二十七度,距离一百八十步,霰弹准备!"

    二十门改良过的"火龙出水"同时调整角度,青铜炮管在晨光中泛着冷芒。这些新式火炮的底座加装了可旋转的机关齿轮,由墨家工匠亲自校准。

    "放!"

    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四百枚特制铅弹如暴雨般倾泻。两里外的模拟敌阵瞬间被金属风暴覆盖,草人靶子成片倒下,有些甚至被撕成了碎片。

    "乙组轮换!"方铭手持令旗,"急速三连射!"

    最令人惊叹的是操作这些杀器的士兵——他们全是按新式操典训练的新军,能快速计算射角与距离的换算。

    王贲赞叹道:"不愧是按新式操典练出来的兵,连抛物线计算都一学就会。"

    蒙恬抚摸着新配备的青铜火炮:"有了这些利器,何愁边境不稳!"

    方铭解下腰间的水囊饮了一口,北疆的寒风将他呼出的白气瞬间凝结成霜。"蒙将军,"他的指尖在炮身某处机关轻轻一点,炮膛立刻发出齿轮咬合的咔嗒声,"未来的战争将不再是弓马对决。"

    他指向正在操练的士兵们——那些年轻人手持特制的量角器,正在沙盘上快速计算射击诸元。"看到那个瘦高个了吗?半年前还是陇西的佃农,如今已能精准计算二百步内的弹道。"

    蒙恬的目光扫过校场。四千精锐分成二十个方阵,每个方阵都配有专门的测算手、装填手和击发手。这种分工协作的模式,与他熟悉的战阵厮杀截然不同。

    "按照陛下钧令,"方铭从怀中取出一卷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