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叶菲看着手里的 “启智班” 课程计划表,心里满是期待 —— 新的一年,有了这些新的课程、设备和活动,山区的孩子们一定能学到更多知识,离梦想更近一步。

    与此同时,陈默正坐在外交部的会议室里,手里握着一份面试通知。上周,他顺利通过了外交官资格考试的笔试,今天要参加面试。会议室里,其他考生都在紧张地复习资料,陈默却想起了在贵州村寨的日子 —— 孩子们围着他问 “外交官是不是能去很多国家”“能不能帮我们带外面的书回来”,那些纯真的问题,像一束束光,照亮了他的梦想。

    “下一位,陈默。” 面试官的声音传来,陈默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西装,走进了面试室。

    面试室里,三位面试官坐在桌后,目光温和却带着几分严肃。“请你谈谈为什么想成为一名外交官?” 主面试官开口问道。

    陈默挺直脊背,眼神坚定地说:“去年冬天,我和家人去贵州的一个村寨做公益,看到那里的孩子虽然生活条件艰苦,却对知识充满渴望。他们问我,能不能帮他们带外面的书回来,能不能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梦想。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外交官,推动国际教育公益合作,让山区的孩子能接触到更多的资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搭建起一座桥梁,连接起山区和外界,让更多的爱和希望传递下去。”

    面试官们对视一眼,眼里露出赞许的目光。一位女面试官接着问道:“如果将来你被派往国外工作,如何在外交工作中推动教育公益事业?”

    “我会主动联系当地的公益组织和华人社团,” 陈默认真地回答,“一方面,争取他们对中国山区教育的支持,比如捐赠图书、设备,或者组织志愿者去山区支教;另一方面,也会把中国的教育公益模式分享给他们,促进中外教育公益经验的交流。我相信,教育公益是不分国界的,通过合作,能让更多孩子受益。”

    面试持续了半个小时,陈默从容地回答了面试官的所有问题,脸上始终带着真诚的笑容。走出面试室时,他拿出手机,给念菲发了一条消息:“面试很顺利,等我的好消息!”

    没过多久,念菲就回复了:“我就知道你一定可以!对了,我和妈妈、李叔叔正在讨论‘启智夏令营’的事,暑假的时候,咱们一起带山区的孩子参观北京好不好?”

    陈默看着消息,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想象着暑假里,自己带着山区的孩子参观科技馆,孩子们睁着好奇的眼睛,指着航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