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宋天官 >
    
    杭州是东南第一州,州学也堪称第一,单单正式在读生员就达两千七百余人,就算与东京汴梁的太学、西京洛阳的府学相比也不遑多让,这么多学生汇集一堂,管理上就是个大麻烦,好在北宋官学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方式也跟着日臻完善,斋舍法就是最核心的管理方式之一。

    所谓斋舍法就是将所有学生分为两个大的部分,也叫两斋,按现在的话说就是系。其中最主要的一斋称为“经义斋”,主考进士科。由于进士科是士子进身高官的唯一途径,所以这一斋人数最多,基本上达到了整个州学生员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剩下的一斋叫做“治事斋”。主授讲武、水利、算术、历法等等实用学说。相比经义斋来说,治事斋属于偏道,除了经义斋生员在其中兼学一技,剩下的都是进士科无望,准备走其他门路入仕的“差等生”(实际上这才是真正的聪明人,独木桥挤不上去,何必钻牛角尖)。

    在两斋之下又分舍,也就是班。每舍三十人左右,有公用大屋数间,其中包括宿舍,论学堂和饭堂,生员平常的生活范围就在这里头。而舍又分为三等,最低也是人数最多的是外舍,主授初入州学或者老是考不进内舍的生员;再往上一等是内舍,属于“德艺双馨”的被选拔人才;最上一等是上舍,到了这个层次那就是拔尖的了,就算不一定能考上进士,但过发解试绝对是小菜一碟。这还只是州学里的上舍,如果到了太学,上舍生只要德操、学识考评双优,就有希望直接授官,实在让人眼热。

    沈谦小小年纪来州学求学,自然不可能上来就冲着考不上进士来,所以别说把强教授都给震了,就算面试成绩平平,也只可能去经义斋。要不然来这里做什么?还不如回家一门心思经营饭店舒坦呢。

    沈谦扶着刘瑜从弘道门里出来的时候已经到了午时,莫小乙实在等得闲极无聊,都躺在放行李的石台子上睡着了,听见沈谦喊他,这才猛地睁开眼扑通一声跳下来,两眼难受的眨了好几下才连忙问道:

    “五哥考完啦?考上了么?”

    “还行……小乙,快来拜见刘学谕。”

    “哦哦,小人拜见刘学谕。”

    “呵呵呵呵,不必多礼。仲惠,你们俩跟老夫来。”

    刘瑜也看不大清莫小乙长什么模样,反正看着挺大一块头就是了,听他喊沈谦“五哥”,而他又是“小乙”,也闹不清他俩具体是什么关系。不过这事不在人家刘学谕关心范围之内,笑呵呵的接受了莫小乙的拜礼便领着沈谦他俩向快堵门方向走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