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唐不良人 >
    
    李治在看苏大为,隔着紫宸殿中香料燃起的烟雾。

    武媚娘的手握着李治一只手,眼波温柔。

    殿内安静到极点。

    苏大为不能让李治等待太久。

    他不能只说些老生常谈。

    因为这次入宫,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叙职报告”。

    必须拿出点真东西来,才能让李治满意。

    “回陛下,要想高句丽减少叛乱,乃至彻底融入大唐,臣倒是有些浅见。”

    李治没有说话,但腰身好像略微挺直了一些。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苏大为继续说下去:“首先一点,要将原本的势力铲除,若有叛逆则,须斩草除根。

    第二条,是扶持亲唐之人,使高句丽之民不能凝聚一体,分而化之。

    第三点,须用我大唐优势的文化,技艺,不断渗透,改造高句丽人的思想,令其慕我大唐文化,以加入大唐为荣。”

    苏大为说的这些话,其实并不算新鲜,无论是大唐,还是后世,对这种手段都十分熟练。

    打掉顽抗者,扶持投降派代理人。

    最后是文化渗透,教育改造。

    苏大为说的这些,李治虽然没出言反对,但明显眼里闪过一丝失望。

    就在这时,苏大为又说出一番话。

    “铲除叛逆,扶持亲唐之人,这些我相信大总管他们都已经在做。

    这些能解除一时,却是治标不治本,真正有用的,还是文化渗透,虽然耗时较久,但却是治本之法。

    臣以为,可以给高句丽及百济之人,一个向上的梯子。”

    “梯子?”

    “就是晋身之阶,我们打破了高句丽和百济原有的阶层,打乱了他们原本的秩序,有必要建立一个新的秩序。

    只靠杀,是杀不出稳定局面的。

    必须要有晋升的阶梯,将高句丽和百济中的精英吸纳入我大唐。

    以臣之见,可效仿大唐制度,以都督府在辖区设力选拔机构,以对大唐立功,或本地有才名,得推荐,可入都督府设立的机构,学习大唐先进文化制度,其中优秀者,可再送入大唐深造,甚至入国子监深入学习我们的文化。

    通过考核,其中优异者,赐其入大唐为官的机会。

    相信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手段,可以令半岛的人才,为我大唐所用,同时扶立起亲大唐的阶层,稳固高句丽和百济。”

    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