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了全部的身家之后,库图佐夫麾下的军队达到了六万三千余人,而此刻在他的对面,巴格拉季昂麾下拥有五万余人的俄军,从兵力数量来说,库图佐夫无疑是占据了上风,但是库图佐夫军队尽管在人数上占优势,但是在装备和士气上却是落后于巴格拉季昂所部俄军。

    不过在库图佐夫看来,自己一方还是占据了上风,特别是当他的人从斯德哥尔摩传回瑞典人有意对俄罗斯人宣战的消息之后,库图佐夫自认为天时地利人和都站在了他的一方。

    但是库图佐夫不知道的是,瑞典人的确在俄瑞边境部署了一支两万人的大军,但是瑞典人并没有准备从芬兰地区直接向圣彼得堡地区进攻。

    在瑞典人的作战计划之中,先用武装护侨的名义试探俄罗斯帝国的态度,如果俄罗斯人同意,那么瑞典人便先攻占西立陶宛以及拉脱维亚的北部地区,而后再从西、北两个方向向俄罗斯帝国施压,而若是俄罗斯人不同意,瑞典人也是计划采用这一战略。

    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实力犹存,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瑞典人想要大规模的向俄罗斯帝国宣战,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是瑞典怎样都无法跨越过去的障碍,除非瑞典尽起全国海军和俄罗斯的波罗的海舰队决一死战,但是即便瑞典人尽起全国海军和俄罗斯人决战,胜负也在五五之数,甚至瑞典还略处下风。

    瑞典国被波罗的海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便是和俄罗斯帝国直接接壤的芬兰地区,而另一个便是瑞典王国的本土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部,而芬兰地区则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东部。

    尽管都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之上。但是两者接壤的土地却远在北方,严酷的气候条件再加上地形的复杂,那里根本不适合军队的通行,因此即便是瑞典国内与芬兰地区的来往都是通过海运。

    在得到俄罗斯人的回复之后,大喜过望的古斯坦夫立即命令集结在国内的军队立即通过海军前往西立陶宛。当然为了不触怒普鲁士人以及为了在两国之间保持缓冲区的思想,古斯坦夫明确的对军队的将领们下达了命令,那就是瑞典军队只能攻占从帕兰加至希奥利埃东北方向的领地,和普鲁士的占领领土边境务必保持三十英里以上的距离。

    四万瑞典军队在古斯坦夫国王的命令下达之后便开拔,还有两万的军队则是准备在第一批军队全部运抵之后再做开拔。

    ....................................

    就在东欧地区一片慌乱的同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