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还是上台了啊。”林有德放下从英国来的详细报告,“而且这个时空的丘吉尔感觉比上个时空的更极端啊。”

    林有德读过不止一个版本的丘吉尔传,在所有这些传记里,丘吉尔都有一系列的共同点:敏锐又激进,富有侵略性和冒险精神,同时极端反感左翼人士和他们的言论。

    而这个时空的丘吉尔,一上台就宣布封禁泛人类主义,完全还原了本色。

    薇欧拉站起身,把手探过整个书桌,从林有德面前拿过那份报告,仔细的翻看起来。

    林有德盯着专心翻报告的薇欧拉看了几秒钟,随后决定暂时不打扰她,就继续翻看自己桌面上的另一份文件。

    那是奥丁之眼用收集到的情报推测出的法国军事力量部署报告,奥丁之眼的分析师把战场分割成了多个部分,分别标注了推定军力部署和相关依据等等,详细得令人感动。接下来只要让空军进行航空侦查,验证一下奥丁之眼的推测的准确程度,随后就可以根据这份报告来安排进攻。

    林有德翻到报告最后一页后,又重新翻回头再次细读。看起来法国政府军是效法上次大战中的做法,在整个战线上平均分配作战部队,然后在战线后方便于机动的位置部署预备队,随时准备填充前线被打出来的突破口。

    “毫无长进。”林有德摇摇头。

    上次大战法军之所以能不间断的在战线上配置部队,是因为当时法国处于全国总动员状态,有数百万人的作战部队,而且当时还有英国远征军和法军配合作战,英军部队镇守着西线堑壕分界线的北段,基本上包括著名的血战战场弗兰德斯田野在内的大段堑壕都不需要法军担心。

    而此时法国政府军的战线比当年法军的战线还要长那么一点,部队数量却远远不如当时的法军,他们竟然还敢这样平均分配部队,试图把整个战线都用部队填充起来,真是蠢到家了。

    这时候薇欧拉放下伦敦状况报告,抬头看着林有德:“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马上要和英法联军开战了?”

    “那到不会,英国没有准备好进行战争。而且张伯伦只是猝死,支持他的人还在,和我原来的时空公众不再支持他让他下台是不一样的。”林有德对薇欧拉咧嘴笑了笑,“就算丘吉尔,也不能立刻让这些人转而支持开战,他需要时间来一个个攻克这些难关,扫清开战的障碍。”

    在林有德原来的时空,直到德国杀进荷兰之前,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在英国都颇有市场,是小胡子自己把英国民众推向战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