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一年年的过去,大概是有了米思尧的指教,韩氏也渐渐不像当初来的时候,那么畏畏缩缩。

    反而学会了养一些花花草草,煮茶之道,气质谈吐也大变。

    出门做客的时候大大方方,也渐渐在京中得了一个美名。

    因此还颇得老太太的喜欢。

    吴氏怎么忍得了,看着他们和谐美满的越来越像一家人的样子。

    在韩氏怀上第三胎的时候,先是示弱,表示自己不再有什么痴心妄想,只希望一家子和和美美的不再有纷争。

    然后等韩氏放下防备后,故意每天送些大滋大补的东西过去,又各种让她好生休养,连晨昏定省都免了。

    等到韩氏生产的时候,果然如大夫所言,孩子太大孕妇又太少走动。

    以至于难产,一尸两命。

    当时,原主虽然当时只有六岁,但是很聪明,对于这侯门府里的蝇营狗苟各种肮脏的手段,她不是不懂。

    所以,母亲出事,原主认定了是吴氏所为,哭着求着让米思尧给母亲做主。

    米思尧自然是大怒,下令彻查,可是查出来的结果却是吴氏花着自己的银子照看韩氏肚子里的孩子。

    米思尧发现是女儿想多了。

    原主却是不信,更觉得父亲喜欢上吴氏那个女人了。

    所以才会护着她。

    更让原主失望的是,连一向疼爱她的哥哥米裕也不信她说的话。

    反而频频教导她,不要胡言乱语,要尊重嫡母,要敬爱父亲,不能和嫡兄妹攀比,更要清楚自己的身份。

    所以可想而知,原主和米裕米思尧有了严重的分歧,大吵一架后感情变淡。

    之后,原主直接接搬到了母亲居住的院子里,不想再看他们的嘴脸。

    长大后,米裕虽为庶子,却天资聪颖,能文能武十分得米思尧的喜爱。

    更是在从军后,屡立战功,面圣时得到了今朝天子的称赞。

    米思尧教子有方,被封淮阳侯,米思尧当场被封为世子。

    虽然侯门望族世袭承爵都是传嫡子长子,但本朝民风开放,也多得是立贤不立长的例子。

    所以,即便吴氏成天将自己的儿子如何如何优秀挂在嘴边,也无用。

    抵不过陛下圣旨亲封,眼红了多少人。

    其中最眼红的,自然当属吴氏,既恨自己儿子无用,又怨恨米裕太出风头。

    没有一点身为庶子的自知之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