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不做贤后 >
    
    皇帝的寝宫门口站了一排禁卫军。

    纳兰衍离去之后,宫殿的大门又被重重的关了起来。

    胡春问道,“皇上,我们这般要被软禁到何时?”

    皇上微微的眯上眼睛。

    一山不容二虎。

    比太子更难做的就是太上皇了。

    等继位典礼举行之后,他就正式成为太上皇了。

    如今不过一个称呼的差别而已,他早已是名存实亡。

    他微微的咳嗽一声。

    良贵人捧了汤药进来,“皇上,吃药吧!”

    皇帝挥了挥手,“放那吧!”

    过了一会,皇帝问道,“太孙处理政事,你可听到宫里朝中如何议论?”

    良贵人说道,“宫里上下都对殿下称赞有加。”

    皇帝叹了一口气。

    “朕知晓了。他并未过来请示,就能将朝政处理妥当,想来朕终究还是小看他了。”皇帝拿出两纸诏书,诏书旁放着印玺,“他想要的,朕给他便是。”

    五月初十。

    太孙殿下亲自请了皇帝,率百官前往灵鹫寺。

    顾盼扶着太后,带着女眷同行。

    太后步履蹒跚。眼底含着泪。“青煜地下有知,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自重审案件,到现在,已经将近一载。

    如今青煜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安置在皇陵之中。

    太后心底是伤感的。

    顾盼轻声的宽慰太后。

    法事依旧是无相法师主持。

    顾盼回想着那一次,西昱河超度亡灵,感觉已是十分的久远的事了。

    皇帝当众宣读了罪己诏书。

    泣泪涟涟,哀哀不已。

    又言,要效仿汉武帝,建下一座追思楼,以表对皇后太子的哀思。

    文武百官唏嘘不已,连主持大师都过来劝慰皇帝。

    顾盼微微的侧过头,一眼就能看见纳兰衍,纳兰衍面色平淡,看不出一点情绪。

    顾盼知晓,这便是他心底的一点执念。

    前一世,所有案件的平反都是纳兰衍独自完成的,皇帝至死也不能认过错。

    如今皇帝亲自主持法事,当众下罪己诏,也算是给地下的亡灵一点些许的安慰。

    至于是否真心,这已经不重要了。

    身于帝王家,何来真心一说。

    不过各安天命罢了。

    第二纸诏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