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天晚饭之后,卡尔和外公法兰克去看,在法拉盛开日餐的老朋友皮丹。

    皮丹陪外公说话,卡尔坐在桌子前面吃煮花生米,皮丹的妻子在厨房里收拾。

    然后,他妻子又切了一盘生鱼片端了过来:“天天忙,大年三十也没停,歇歇也好。”

    “打没打算回不回国呢?”法兰克问他们。

    皮丹笑笑说:“已经好多年没回去了,也想回老家看看。但是房租太贵,先干着看吧……”

    “前段时间,国内疫情紧张,跑了几个药店,想买些口罩给老家那边寄回去,没买着。”

    “都被我们华人买回国了。我什么贡献都没做,现在这里紧张了,往回跑,不好。”

    “我们是华人,回去有什么不对?”女儿在电脑后面,头也不抬地说。

    “国家刚刚才好些,回去反而添乱。”孩子的妈妈尴尬地朝我笑笑。

    二十多年前,皮丹就来美国了。那时他还年轻,柜台后面的那个漂亮女儿刚刚出生。

    他抛下妻子和几个月大的女儿,一个人来到了美国。

    他刚来的时候,也没有工卡,先是到处打黑工,几年之后,才在曼哈顿的一家日本料理店安下身来。

    皮丹能吃苦,人又聪明,几年下来,从帮厨开始,竟然成了这家店里手艺最好的大厨。

    料理店里的各样菜,他做得比日本人还地道。老板于是跟他签了雇佣合同。

    有了这张合同,皮丹终于拿到了合法的绿卡。一番辗转,皮丹就把妻子和女儿接来美国了。

    离别多年,一家人终于团聚。皮丹更是没日没夜地干,他要给妻女和女儿一个好的未来。

    这时,皮丹摇摇头说:“我什么贡献都没做,现在这里紧张了,往回跑,不好。”

    这家店,是去年皮丹才买下这条街上的这家小店的。

    说是买,其实只是从上一家手里买下了经营权,也叫转让。房租、税费都还是自己交。

    料理店刚开张的时候,法兰克就带着卡尔和绿毛来吃过一顿。原先不起眼的一家小餐馆,被皮丹整修得焕然一新。

    一面长长的墙壁上,满满地画着一幅巨大的海涛汹涌的浮世绘。另一面墙上请人用毛笔写了一首松尾芭蕉的俳句。

    纽约有许多家日料店,不过大部分都是华人开的。

    据说州长,曾经公开抨击中餐馆如何脏乱差,一段时间,许多中餐馆很少有外国人上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