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大雨仍然下个不停,汪印和叶绥他们已经换了一个处所,去了一处地势更加高的宅子。

    叶绥静默地看着漫天雨水,心头一片怆然。

    这样的雨势,这样的时间,她已经知道前一世的江南道洪灾仍旧会出现……现在她只希望年初就开始的水利设施能够稳固一点,常平仓的储存能够充足一点。

    不至白骨遍山野,不至千里无鸡鸣。

    从缇骑所禀的每一个(情qíng)报看来,(情qíng)况比她前世所知道的要好一些,不,好很多。

    大雨冲垮了钱塘河道,淹死了许多人,但是因为有工部侍郎沈醉山在,因其经验丰富、筹措得当,江南道其他河道虽然有洪灾险(情qíng),却始终没有奔溃,这给了江南道百姓一丝希望。

    同时,因为有户部侍郎何介在,常平仓意外地还有充足的粮食,也不详前世那样全部都是空仓,因而灾后的百姓得以安置、江南道并没有像前世那样动乱起来。

    当然,更重要的,是因为江南卫士兵反应异常迅速,几乎是在洪灾刚刚出现的时候,士兵们便开始进行救灾了。不然,钱塘百姓的转移、安置就是巨大的危机。

    这是叶绥所知道的事(情qíng),是比前世好的存在,至于岭南卫士兵的调动、汪印的顾虑,她并没有发觉。

    纵然不知道士兵调动的事(情qíng),她也知道这一次返回京兆,路上会遇到多大的危险。

    不管是半令,还是她,或是云儿,都是有心人最在意的目标,而现在这些人想尽办法((逼bī)bī)他们返回京兆,必定是有所图谋,而且是一定对他们不利的图谋。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拖延了他们返回京兆的时间,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对这背后设局的人来说,又是怎样呢?

    此刻在京兆寿康宫,内侍何英匆匆走进(殿diàn)中,向贤妃禀道:“娘娘,(情qíng)况不太好,在狱中的裘恩突发疾病,定国公世子将其带走了,说是要治好再问罪。”

    这个事(情qíng)发生得突然,前去狱中将人带走的乃是长公主府的长史赵奉,因而宫中的内侍根本就不敢阻止,当何英得知消息的时候,裘恩早就出宫了。

    长公主虽然薨了,但是公主府还在,驸马还在,驸马还是定国公世子爷,何英便是早早就知道了赵奉前来带人,也断然不敢阻止的。

    只是,定国公世子为何要带走紫宸(殿diàn)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