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16-消不去的优越感

    论修为,  我评估金丹期们还算大致说得通,但肯定不该评估元婴期。不是应该谦虚与否的问题,而是以我当前的修为,  我根本就不理解元婴期长老所面对的问题,  更不理解入化神的真正要求。我所谓的评估不过是在我空想化神特质的基础上,又去空想元婴特质。

    空想加空想,想出一堆废话,  除了拓展我自己的思路外,还有什么价值呢?而我却让这种无价值的思路,影响了我的情绪,  且还让这种情绪或多或少露到了面上,让元婴长老发现了。

    元婴长老们可能并不往心里去,  只觉得这是低修为在十足信心中的躁动,  可能吃一点亏便会消停,  也可能真就带着那份信心势如破竹地升级。在修为卡住之前,很难说清楚自负与自信的界线到底在哪里。

    就像我现在看筑基期,  我会在意筑基期面上表露出‘你的修炼有重大缺漏’之类的意思吗?我可能会模拟那筑基期的思路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真有明显缺漏,也可能会直接问出口,但如果那筑基期的回答并没有触动我、我自己反思后也找不出让我挂怀的问题,我便只会对那筑基期的看法笑笑。可以夸奖一下他努力认知高修为的积极性,  然后,  需要生气吗?当然不,

    小孩子看着大人化妆叹气说‘你这伤皮肤’,大人干嘛要生气?干嘛要去解释‘这是为了达成某些目的而必须付出的代价’或者‘偶尔一次,  可以修复’?倒是可以给颗糖哄一哄。

    高修为对低修为、强者对弱者影响不到自己的想法,总是包容的,或者说,  是不在乎的。

    三大并非每一个弟子都是强者,但有时候那些不是,或者说现在不是,的弟子,会在环境的影响中,错觉自己是。那份错觉有一部分是三大故意让自家弟子产生的,因为那可以成为一份信心、一份支撑,在卡瓶颈的时候,成为一份推力。

    修炼毕竟经常是唯心的事情,一直觉得自己能,与一直觉得自己不能,不是

    说后者真就不能,但前者能的几率就是要比后者大那么一些。

    修炼越往上,升级率越低,为了将那渺小的成仙率、入大乘率略微抬高一点,修士,尤其是三大,几乎可以不折手段。区区给自家弟子制造‘我能行’‘我最强’‘我之外现在看着再行的道友以后都会被我碾压’的氛围,已经算是很能放台面上说的光彩路子了。

    所以三大与七大,虽然经常一起去同一个秘境里做正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