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无奈三国 >
    
    本人准备冲击一下周点击榜,拟定在本周日9月3日晚11半陆续解禁四章,如成功周一至周六每天解禁两张。希望众位书友支持。问天——

    刘明之所以改变了自己的思想,认同了贾诩他们的观念了。那是刘明彻底地意识到,感情自己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根本就是还处在实物货币向贵金属货币的转化阶段。像幽州与乌桓各族的交易,那就是实物货币,就是用酒换马,换牛等等。你找他们要钱,他们也没有呀。当然了,你给他们钱,他们也不认。最多,他们也就认一些黄金等物。可那些黄金具体值多少牛羊,那就得另说了。黄金对他们来说,也不过是一种商品,是实物的一种罢了。而幽州与其它各地的商务交流,这才是金属货币的流通。可是,那也只有铜钱这一种是所谓的象征货币,其它的如金银等物在使用上,那也还是实物货币的行为。而像什么自己以前听说过的那些国外的所谓金币,银币等等的,自己在这个时代还真没见过。故而,连带着铜钱这种象征货币,也自然不会被贾诩、郭嘉等这个时代的人们区分开来了,同样的沦为了实物货币的一种。所以贾诩、郭嘉他们看待铜钱的意义,与其说是看重铜钱的面值,不如说是看重铜钱的分量,同样的一文钱,除非是强制实行的地方,否则的话,一文五铢钱,要相当于二至三文的小钱。就算是强制实行的地方,一文五铢钱能买两个馒头的话,而用袁绍或是董卓他们铸的小钱的话,却变成了三文钱一个,这也就是商品调节,通货膨胀的雏形。

    刘明既然明白了贾诩,郭嘉他们是怎么想的,也就放弃了给他们灌输金融知识和货币制度的打算,毕竟这种既涉及到社会形态,又涉及到经济形态,还有一定的哲学思想的东西,不是自己这种半吊子的水平能搞定的。估计别说是自己,就是当初教自己的老师来到这里,面对这些精英们,强自给他们讲那些超前的东西,同样也是搞不定。这些货币问题还是让他们顺其自然的发展吧。留待以后的高人,学者们来研究得了。

    虽然刘明不再打算逞强,给自己手下的这些精英们讲什么超前时代三四步的东西了。可这不待表刘明对袁绍私铸铜钱的做法就此置之不理了。刘明灵机一动,既然这个时代的人对货币的认识是这种态度,那自己何不这么办。如此也好治一治那个袁绍。

    于是,刘明笑眯眯的说道:“诸公,现在不仅那袁绍私铸铜钱咱们无有真凭实据,无法处置。就连那董卓也狭天子而肆意铸币,聚敛财富。这实乃令我等汉室忠臣痛心疾首。而且,这样长此以往,也纵容了他们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