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白饶和郭太两大势力的合并,司隶地方上的官员只得在无可奈何之下,向洛阳和长安这两个朝廷求援。
本来这些地方官员同时向两个朝廷求救的举动,只是由于洛阳和长安这两个朝廷的并立,而养成的一种习惯性行为,通常他们都是捡对自己有利的回应遵守的。可这一回,洛阳和长安这两方面的朝廷,却出乎意料的做出了一个一样的决定。
洛阳方面,由于董卓和刘明得先后进行的大迁移,那真是百姓稀少,赋税稀少,就连皇甫嵩手里的那点兵马,也是黄忠和高顺挑剩下的兵痞组成的。皇甫嵩能靠着这些兵马就和郭太长期对抗了这么长的时间,那已经是充分的证明了皇甫嵩兵法高超的能力了。可皇甫嵩再厉害,他也是个人,他也不可能凭空的变出军饷,军粮,兵马来的。原先关东得各路诸侯还给他们这些朝廷大佬一些面子,支援他们一些兵粮、军饷什么的。其他地方上的豪门望族,以及他们本身的关系和势力,也能动员出来一些军资。可随着刘明和董卓之间的军备升级,各个地方诸侯的钱粮都吃紧,谁还会再管他们?而且洛阳的这个所谓的中央政权,连一个皇帝也没有,只是有一帮空喊着要振兴汉室的大臣。况且这个朝廷的本身实力更是降不住任何一路诸侯。因此这一年来,除了刘明外,再也没有诸侯给他们上贡了。可刘明早有先帝的免税圣旨,哪给多给少就全凭刘明的心意了,他们是一点的办法也没有。而就凭着刘明的那点上贡以及司隶得这点税收。刨去给各个大臣的开销外,连维持洛阳的那点兵马开销都不够,怎么可能再进行壮大呢?如今皇甫嵩连维持对抗郭太都有点吃力,白饶的这一加入。皇甫嵩更没辙了。
最后,这些朝中的大臣一商议。这些盗匪如此猖狂,自己等人应对是无法应对了,可是置之不理也不行,这已经打倒家门口来了,这要是还没有点行动,朝廷的威仪何在?他们这些大臣还用不用混了?而且,这要是进一步的发展下去,自己的这个小朝廷,要是叫这些匪类给灭了,哪可如何是好?可是要管,他们就得想办法搬兵。但是,这些朝臣对如今的这局面,那心里也跟明镜似的,周围的这些诸侯是指不上了,一个个都是心藏异谋的家伙,恐怕也就只有那同为三公之一,又是汉室宗亲的刘明还有可能有几分的忠义。不过,他已经明确的昭告天下,平定自己的下属叛乱去了。那辽东苦寒之地,一来一回,也不可能那么的麻利。所以,刘明他们是指不上了。可除去刘明之外,他们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新近接掌兖州,实力大进的曹操。这曹操的名声也不错。即
本来这些地方官员同时向两个朝廷求救的举动,只是由于洛阳和长安这两个朝廷的并立,而养成的一种习惯性行为,通常他们都是捡对自己有利的回应遵守的。可这一回,洛阳和长安这两方面的朝廷,却出乎意料的做出了一个一样的决定。
洛阳方面,由于董卓和刘明得先后进行的大迁移,那真是百姓稀少,赋税稀少,就连皇甫嵩手里的那点兵马,也是黄忠和高顺挑剩下的兵痞组成的。皇甫嵩能靠着这些兵马就和郭太长期对抗了这么长的时间,那已经是充分的证明了皇甫嵩兵法高超的能力了。可皇甫嵩再厉害,他也是个人,他也不可能凭空的变出军饷,军粮,兵马来的。原先关东得各路诸侯还给他们这些朝廷大佬一些面子,支援他们一些兵粮、军饷什么的。其他地方上的豪门望族,以及他们本身的关系和势力,也能动员出来一些军资。可随着刘明和董卓之间的军备升级,各个地方诸侯的钱粮都吃紧,谁还会再管他们?而且洛阳的这个所谓的中央政权,连一个皇帝也没有,只是有一帮空喊着要振兴汉室的大臣。况且这个朝廷的本身实力更是降不住任何一路诸侯。因此这一年来,除了刘明外,再也没有诸侯给他们上贡了。可刘明早有先帝的免税圣旨,哪给多给少就全凭刘明的心意了,他们是一点的办法也没有。而就凭着刘明的那点上贡以及司隶得这点税收。刨去给各个大臣的开销外,连维持洛阳的那点兵马开销都不够,怎么可能再进行壮大呢?如今皇甫嵩连维持对抗郭太都有点吃力,白饶的这一加入。皇甫嵩更没辙了。
最后,这些朝中的大臣一商议。这些盗匪如此猖狂,自己等人应对是无法应对了,可是置之不理也不行,这已经打倒家门口来了,这要是还没有点行动,朝廷的威仪何在?他们这些大臣还用不用混了?而且,这要是进一步的发展下去,自己的这个小朝廷,要是叫这些匪类给灭了,哪可如何是好?可是要管,他们就得想办法搬兵。但是,这些朝臣对如今的这局面,那心里也跟明镜似的,周围的这些诸侯是指不上了,一个个都是心藏异谋的家伙,恐怕也就只有那同为三公之一,又是汉室宗亲的刘明还有可能有几分的忠义。不过,他已经明确的昭告天下,平定自己的下属叛乱去了。那辽东苦寒之地,一来一回,也不可能那么的麻利。所以,刘明他们是指不上了。可除去刘明之外,他们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新近接掌兖州,实力大进的曹操。这曹操的名声也不错。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