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无奈三国 >
    
    曹操这个人不管是接人待物,政治、外交,还是军略、作战,那都可以说是一把好手。而曹操本身的性格又是阴险狠毒,老谋深算,坚忍不拔。这曹操可以说天生就是一个大军事家,大政治家。

    曹操唯一的一点小瑕疵,那就是多疑。不过,这也算是政治家的一个通病吧。

    而曹操多疑这个毛病,连曹操自己本人都知道。并且曹操每回都会克制自己,并且冷静的分析,以免自己犯下错误。

    可这回,曹操真是越分析,就越觉得不对劲。这绝对不是自己多疑。而是刘明真有可能就是这样布得局。

    曹操粗看这份情报之时,看到情报上面写着,冀州百姓对刘明接掌冀州,那都是欢天喜地。都是十分雀跃的。而冀州的各个大小势力,也在积极的配合幽州进行活动,入主冀州得个个大大小小的军政部门。而刘明留守在冀州得兵力也十分的众多,除幽州本土的三万大军之外,还有新近被招安的北海管亥的六万之众,以及原冀州袁绍手下的十几万的降卒和十几万的俘虏。

    曹操看了这份情报之后,当时那就高兴的不得了,认为许攸说得没错。此时冀州确实是人心动荡,兵力散乱,空虚。自己集结大军精锐一战可定胜负。

    以曹操的目光,心计,一眼就看出来了。

    什么百姓对刘明接掌冀州欢天喜地,那有什么用?百姓都是盲从的,从来都是跟随着有实力的人而行动的。不管是谁,只要能使他们吃饱、穿暖,有个活命的余地,那他们就一点的威胁也没有。而当地各个大小势力积极配合,入主冀州各个行政部门,那就更是说明了由于冀州此时的政权更换,冀州各个地方势力都面临了重新调整的机会。有调整,就有斗争。有得意的,就有失望的。这还不是人心不稳,这又是什么?那些在势力重新划分当中失利的,那都可以为己所用呀。

    至于那此时留守在冀州的庞大兵力,那更是外强中干。也就是幽州本土的三万兵力,还能算得上是战力。北海的管亥,不过就是一群贼寇罢了。这几年,自己灭的贼寇还少吗?哪一个不比管亥的兵马多?而那些原本是冀州袁绍的降卒,那就更不用操心了。如此短的时间内,他们能对刘明产生多少忠诚心?他们能投刘明,那就能投自己。何况现在自己又有许攸、张合、高览等一干的袁绍宿将在此。那收服这些降卒,岂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况且,就算是不考虑他们投降自己的问题,恐怕那些冀州的留守部队也不敢完全放心的使用这些降卒、俘虏。而且,此时冀州的兵马分为三派,各自统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