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闻王允要保举贤人。曹操当时就是一愣。
虽然王允在来到曹操这里之后,一直都是对曹操恭谨有加。可曹操却始终对王允加着小心。不冲别的,单凭王允能在董卓那里左右逢源,最后更把皇上从董卓那里弄出来。曹操就不得不对王允高看一眼。要不是王允救出圣驾的名声实在是太高了,曹操早就把王允弄一边去,让王允哪凉快哪呆着去了。就这样,曹操虽然明着动不了王允,可曹操暗地里却早就把王允划归为了保皇一党。并把王允视为了自己在朝中的头号政敌。
不过,虽然曹操对王允的提议加着小心,可曹操对王允的提议还是很感兴趣的。不为别的,只因为王允说实在是有道理,虽然以曹操对孔融为人的了解,曹操敢断定孔融绝对不会违抗圣旨的。可毕竟曹操和孔融也好几年没见了,而且孔融身为清流的表率,那也是不争得事实,‘座下客常满,杯中酒不空。’那也是大伙对孔融的一致评价。若是孔融真的不乐意来许都为官,孔融虽不敢违抗圣旨,可孔融挂冠而走,那也不见得是孔融做不出来的事。而且,若是孔融真的这样做,不仅不会对孔融的名声有任何的影响,而且还会使世人称赞孔融清高。另外对曹操的名声,那也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曹操想的透彻,不禁暗出一阵冷汗,觉得自己办事鲁莽、草率了。当下,曹操恭声向王允询问道:“不知太傅大人欲意举荐何人?”
程昱在一旁暗赞曹操办事务实。没有因为提议是政敌提出来的,就什么也不听得盖不采纳。
王允还是一幅谦逊的样子说道:“孔融有一忘年好友。姓祢,名衡,字正平。此二人交情深厚。祢衡曾称孔融为‘仲尼不死’;而孔融也称祢衡为‘颜回复生’。且,祢衡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诸子百家,无有不精。三教九流,无有不晓。若丞相得此人说之,孔融断无不来之理。”
曹操点了点头,祢衡这个人的名声,曹操也略有耳闻,好像是一个颇有名气的文人。但是,耳听是虚,眼见为实,尤其是这个祢衡还是王允保荐的,曹操怎么也得见上一面,看看能不能为我所用,曹操才能放心的。
故此,曹操对王允说道:“有劳太傅大人费心了。明日你可使祢衡至我府上一见。”
早朝散去。王允回到府上,就叫人把祢衡找来了。
王允先把自己在朝上保举祢衡的事和祢衡一说。随后,王允语重心长的对祢衡说道:“汉室衰微,权臣当道,实需尔等栋梁匡扶。明日尔到丞相府上,务必小心留意,留有用之身,报效国
虽然王允在来到曹操这里之后,一直都是对曹操恭谨有加。可曹操却始终对王允加着小心。不冲别的,单凭王允能在董卓那里左右逢源,最后更把皇上从董卓那里弄出来。曹操就不得不对王允高看一眼。要不是王允救出圣驾的名声实在是太高了,曹操早就把王允弄一边去,让王允哪凉快哪呆着去了。就这样,曹操虽然明着动不了王允,可曹操暗地里却早就把王允划归为了保皇一党。并把王允视为了自己在朝中的头号政敌。
不过,虽然曹操对王允的提议加着小心,可曹操对王允的提议还是很感兴趣的。不为别的,只因为王允说实在是有道理,虽然以曹操对孔融为人的了解,曹操敢断定孔融绝对不会违抗圣旨的。可毕竟曹操和孔融也好几年没见了,而且孔融身为清流的表率,那也是不争得事实,‘座下客常满,杯中酒不空。’那也是大伙对孔融的一致评价。若是孔融真的不乐意来许都为官,孔融虽不敢违抗圣旨,可孔融挂冠而走,那也不见得是孔融做不出来的事。而且,若是孔融真的这样做,不仅不会对孔融的名声有任何的影响,而且还会使世人称赞孔融清高。另外对曹操的名声,那也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曹操想的透彻,不禁暗出一阵冷汗,觉得自己办事鲁莽、草率了。当下,曹操恭声向王允询问道:“不知太傅大人欲意举荐何人?”
程昱在一旁暗赞曹操办事务实。没有因为提议是政敌提出来的,就什么也不听得盖不采纳。
王允还是一幅谦逊的样子说道:“孔融有一忘年好友。姓祢,名衡,字正平。此二人交情深厚。祢衡曾称孔融为‘仲尼不死’;而孔融也称祢衡为‘颜回复生’。且,祢衡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诸子百家,无有不精。三教九流,无有不晓。若丞相得此人说之,孔融断无不来之理。”
曹操点了点头,祢衡这个人的名声,曹操也略有耳闻,好像是一个颇有名气的文人。但是,耳听是虚,眼见为实,尤其是这个祢衡还是王允保荐的,曹操怎么也得见上一面,看看能不能为我所用,曹操才能放心的。
故此,曹操对王允说道:“有劳太傅大人费心了。明日你可使祢衡至我府上一见。”
早朝散去。王允回到府上,就叫人把祢衡找来了。
王允先把自己在朝上保举祢衡的事和祢衡一说。随后,王允语重心长的对祢衡说道:“汉室衰微,权臣当道,实需尔等栋梁匡扶。明日尔到丞相府上,务必小心留意,留有用之身,报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