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冬天就是这样,太阳很好的时候,来自海面上的海风吹的行人缩着脖子,带着围巾。\、qb5.c0\不过1895年的冬天似乎被人们的热情包围了,变的温暖了许多。自从中国参战后,不断胜利的消息刺激着国内民众的信心,大街上到处可见庆祝我军胜利的标语,广播里不断的重复着雄壮的国歌和军歌,军队在接墒的征兵处成了最受年轻人欢迎的地方,大群的年轻人围拢在那要求参军,年轻人到战场上建功立业似乎成为了今年流行的主旋律。一身戎装,英俊挺拔的沈阳走在大街上的时候,招来无数姑娘们爱慕的眼神。只可惜沈阳对这些目光并不在意,只是呆呆的站在一座独门小院的门口。这里曾经有沈阳记忆中最温暖的夜晚,最消魂的时刻。日本投降后,第一混成旅直接在日本装船南下了,旅长沈阳却接到命令,回上海接收新兵员。到了上海军部却让沈阳休息两天,无聊的沈阳在街上漫步,不知不觉中就走到这了。神情有几分凄楚的沈阳站在这,除了招来爱慕的眼神,也给来往的行人们增添了几分遐想,一个肩抗准将军衔的年轻人,出现在这,又怎么不让别人去猜想智力曾经发生过什么故事。“还在想她么?真要是放不下,我可以给你假期,回北京去看她。”一个沈阳熟悉的声音从沈阳背后传来,沈阳回头,先是一喜,但随即便神情黯淡下来。一身便装的杨一站在沈阳面前,寒风中已经略显老迈的杨一打了一个哆嗦,沈阳心中一痛,赶紧上前扶住父亲道:“父亲,外面风大,我们找个地方坐下说话吧。”沈阳知道。杨一这时候出现在上海必定是有大事。沈阳没想错,杨一到上海是有事,但沈阳还是错了,这次杨一到上海,说是专门冲沈阳来的,也不算过分。在杨一心里,沈阳的事情也许才是最大的事情,毕竟杨一在沈阳身上寄托了太多的期望。找了间幽静的咖啡屋,从临街的玻璃窗子上,可以清楚的看见来往行人匆忙的脚步。沈阳看着老迈的杨一,原本已经说到嘴边的话又缩了回去。杨一似乎知道沈阳在想什么,微微一笑道:“问吧,我来上海就是给你答案的。”沈阳先是朝四周看看,发现几个熟悉的身影已经在周围的几个位置坐了下来,从多个角度形成了对这个桌子最好的保护。沈阳这才放心的看着杨一道:“父亲,我现在以一个儿子的身份请教您,扎晃大火,东京的毒气弹,这我都可以理解,毕竟是为了战争的胜利,有时候是需要不择手段。但是日本既然已经投降,为什么30万日本军人会被押送回到中国,还有,在日本强行征召的70万的青壮男子做民夫。这些都太不人道了吧?难道在日本不能建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