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光绪中华 >
    
    第一七零章朝鲜监国

    今科大比,除补充大批青年才俊进入各部以外,更有其他新鲜气象,江苏苏州府成为今科最大的赢家,江南本人文荟萃之地,但是一向也是江宁府独占鳌头,这苏州府今科共出了十名进士,为天下各府独一无二的盛况,之前的乡试过关的举人数目也是天下第一。

    这种现象在光绪二十年岁末,被称为苏州现象,教育部不待年关过后,即行派员下江南调查汲取经验,江苏省学台瞿鸿机,苏州学正李传威居功不小,然而其中苏州府治下常熟县,无锡县却又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子。盖因翁同龢致仕后闲居乡里,以老中堂之余威开设私学,请县府省三级学司衙门给予支援,不仅免了学生学费,还无偿供给食宿,教授圣人之学。这老头不认命,在他心中,还是那个只要持正法天敬祖,天下自然大同的理念。二字以蔽之——清流。

    他教出来的学生也一个个都是正人君子,新科无锡县进士周以荣,便是活脱脱一个小翁同龢,学问没得说,要是单考八股,估计他要做状元,可惜策论一塌糊涂,原本应当是进翰林的,可惜容闳不喜他的老式思想,心中不喜,但又心取他的正直,便荐他去了清正衙门,清流来做廉政,错倒是不错,只是持身太刚,又不太合群,估计成就也是有限。在中国,已经过了那种以清议显名的鞒栌屑樱

    倒是这三甲中,有个名字让我眼前一亮,却是史书上读过的那个清末民初的江苏都督程德全,录在三甲第一十二名。稍稍留意了一下,此人是被军部要了去。

    这次科举定制变动极大,除了废翰林及不授州县以外,另外彻底废除了捐生,自本年起,捐班补缺全部结束,待补的百数十人,全部补到了新鄂省,当然,那些有钱人基本上都不爱去,所以,另有恩旨下去,凡不愿接受此最后的补缺安排者,可到各省藩司衙门退还捐班银子。

    为补地方各部直属行政机构的人员缺额,授权各部可由各地拔举人易地任官,同级的直属机构举人出身的官员,比同级的政府最高行政长官低两级,比进士出身的低一级。以此弥补各 科专门学校还没有铺展开或者刚刚开展尚无各种专业行政人员的缺陷。

    其中,工商部狮子大开口,沿海省份的各州府县近千个司局一下子补了历年举人三千余名,都不够他一个部补的,张之洞还特别请旨,请不设限增补工商人才入部辖职办差。

    中国自古以来有官必异地,吏必本地的传统,以求外来势力与本地势力的平衡节制,所以,既然张之洞请旨要补官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