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光绪中华 >
    
    第一九零章大局渐定

    容闳年纪已经不小了,六十八岁的他现在看上去比前几年要老态很多,普及新式教育的工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约略说了些江苏的新旧学之争发展成政争地方官之争的态势之后,容闳也是十分感慨,回忆起当年他与曾国藩商议派遣幼童去美国留学的往事,唏嘘不已。

    “这是个根本大计,朕的意思还是要继续弄下去。”我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指了指折案道:“江苏巡抚已经送呈无锡县的新学教材,数学化学格物都有,你是教育总揽,概览一下即可拟定方案推行下去,朕今年夏秋要访欧,亦可择百数十幼童,随朕出访,留学费用,一应由内帑支应,无需教育部另作支项,你知道一下。年纪大了要当心身体,朕还没看见合适的人才接你的班,你可要给朕多多辛苦几年哪。帝国大学那头,可以放放差事给下面的蔡元培章炳麟多担待些,精英教育固然重要,但是新学推广还是要多费些心思。”

    容闳谢了恩应了旨,想了想道:“皇上,前头说的无锡县教材事,臣想起一个故人来,无锡县徐寿,已故去十数年了,然其于洋务,于化学引入,教材编译均有不次之功。臣所以说起这个人来,也是因着江苏新旧学政争之事,长此以往下去容易给奸人利用,流言蜚语,民间物议一起,地方官员们办起差事来也容易犯难。而皇上居中也难以表态,依臣愚见,陛下可表彰民间新学人才,彰显陛下之志,一旦有这么个旨意,政争也容易平息些。”

    毕竟是西方教育出来的人,容闳恨不得把心里的主意打算什么都说出来,不像其他的汉臣通常为了在皇帝面前藏拙,总是一步步的把话题引到正题上去,不兜上七八个圈子是不会说到正题的。他这样虽然让我有些感觉指使我如何行事的感觉,但是我毕竟不是真正的帝皇教育出来的人,一愣之下也就展颜道:“就是这么办,不过江苏的政争,还涉及到其他的方面,待刑部清正衙门他们先查查再说,朕还真是不适合现在表态啊。不如以教育部经请旨的名义先行表彰其后人。会同礼部,准其入乡贤祠,家中若有承继先人学问的,可以赐举人出身,授录教育部归你安排。”

    “谢皇上恩典。”容闳道:“其次子徐建寅,于汽机方面有专才,化学亦有精研,皇上既有旨,臣想录其进京编撰翻译专门教材,依臣之见,目前请教师之进展要超越教材,所以,这方面也是该加紧一些的好。方方面面,各专门人才我大清都有紧缺之感,臣每思之,五内俱焚,夜不能寐,臣。。。”说的有些激动,喘咳了几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