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光绪中华 >
    
    第二二三章 巴黎保险条约

    财政上的事情是今年工作的重点,哪怕是军事都要为这个让路,在等待着和平的降临之前,经济事务渐渐压倒了一切重点,新银币的投入节奏,以及市面上的流通银的回购的速度,新币的外铸合铜也要尽快的签署以应对未来三年内的经济形势,从上层到下层的初步经济知识普及等若干步骤也步步在进行,在与德国英国分别提出意向之后,就等着两国有政府担保资质的公司来提出计划书和样币了。

    当然,这还只是货币改革的第一步,银+制钱本位的货币制度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将来终有一日要推行纸币,金属金银都要全面退出货币市场流通,急是急不来的,要老百姓突然之间就适应薄薄的纸币能买这个买那个,是需要时间的,朱元璋当年弄过的宝钞是什么结局,都是史有明鉴的。

    财政上当然还是有压力,怎么办,除了积极的鼓励民间资本进军工农甚至国防,兵器制造等领域之外,还要向国外借债,譬如这时代的前面几个大富豪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行国家公债等等,这些都是在考虑之中,随着铸币合同的对外推出,势必要同时在搭卖一定数量的国家债券给那些国家,另外还要再派出借款团,前往美国寻求闲置资本的支持,有了这几场硬邦邦的战争的样子以及这几年国家经济形势的数据,我相信会有投资者会购买我这种国债。当然,随着美西战争的势如破竹,美国资本的对外扩张也势在必行,要给投资者充分的信心之外,还要看运气才行了。

    世事不可能渐渐顺遂心意,就譬如西方医护制度的引入,在中华时报的辩论便是如此。由于新闻业的推动作用,现在老百姓几乎天天都在议论着个话题,说到底老百姓们关心的不是西医,而是中医以后的地位,是不是朝廷往后就不准中医了?是否所有的医生就都要跟着洋人学徒后才能给老百姓瞧病了?这些问题被教化部和新儒党的宣讲生员也就是各地的新派读书人收集反馈回来后,针对这个,我加发了一道谕旨,云说有意试行西医制度,但并不要废除中医等等,在中华时报上公布的时候,同时在圣旨的下方公布了褒奖令,褒奖宫中的一些御医,包括那位进献金鳞草的老先生,还有各地呈报的一些医德好的医生,加以表彰和奖赏,除各有赐物之外,还有各种称号的奖赏。算是给民间一个信号,朝廷并不是要让西医全面取代中医,只是让老百姓有一个另外的选择而已,如此一来,才算慢慢平息了这方面的争论。

    同时,在西北遇难官兵的灵柩也大规模的运抵北京,在由毅郡王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