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四章 伟大复兴之祥瑞
北京酷寒的冬天,当然有必要用其他事务来冲淡一下。随着两位远赴外地的亲王返回北京,也差不多该过年了。这一年的气氛不可避免的不似往年那般的热烈,甚至有一些轻微不适的感觉。宗室亲贵,皇家官家,表面的欢容背后,我都能看出那些敬畏的神色。
远东股份公司的年终分红,额外加上皇家放弃的这一部分,按照股权比例由官方渠道给所有的面临了这几年剧变的原旗人家庭。由于我并未下旨矫正载沣颁行的旗务整改条例,所以,从法律上来说,那些条款该执行还是要执行。而现在这种氛围下,自然也不会有蠢材敢上疏来对这些东西说三道四。
从评估的数字来看,全国除军队外,有接近百分之五的平民及部份官员完成了除辫子,而大部份人还在观望。相信随着我对载沣这一份政策的默认态度,他们会渐渐的改用自由的发式——因为官方已经不再对这项事务进行追究了。
随后的春节也是气氛颇有些诡异,来朝贺的天海国王松平氏颇为灰头土脸,正式向我提出借兵的请求,我暂时没有理他,只是着礼部,理藩院好生招待,我需要静下心来捋一捋思路才能决定对日本的细部政策,特别是袁世凯来京后我还一直没见他,春节前已经下了旨意让他回家过年去,过了元宵节他直接进京来递牌子进宫觐见。
而在正月里,京城里也有两桩喜事,一是帝国文官系统的大红人梁启超,与京城望族李氏之女李惠仙成婚。另一桩则是近卫第一军新任的少校营长张作霖,与来自故乡的那位当年中俄战争中的战斗英雄赵占元之女赵春桂,为了给帝国新的一年也就是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开一个喜气的头,正月初八这一天,我亲自为二人的喜宴送去贺帖,作主婚之意。并分别给两人将要出生的长子起名:梁思成,张学良。
因为满蒙守旧势力在全面洗牌后已经几乎远离政治舞台的中心,所以,我现在的手脚可以放得更开一点了。为了从另一个侧面给天下臣民以我不反对载沣的旗务政策的印象,所以我也在新年伊始的时候,诏示天下今年再度选秀女以充塞后宫,特别声明了帝国子民,无分满汉均可应选。
这也是一个政治信号,这个国家,要从根本上解决满汉融合的问题了。
当然,两位已经九岁的皇子,已经基本上懂事了,其中一个还面临着生母废黜冷宫的遭遇,他们的思想问题,我得提前有个预备,否则他们长大了之后,就会面临我与传统概念上的汉人结合而生下的后代
北京酷寒的冬天,当然有必要用其他事务来冲淡一下。随着两位远赴外地的亲王返回北京,也差不多该过年了。这一年的气氛不可避免的不似往年那般的热烈,甚至有一些轻微不适的感觉。宗室亲贵,皇家官家,表面的欢容背后,我都能看出那些敬畏的神色。
远东股份公司的年终分红,额外加上皇家放弃的这一部分,按照股权比例由官方渠道给所有的面临了这几年剧变的原旗人家庭。由于我并未下旨矫正载沣颁行的旗务整改条例,所以,从法律上来说,那些条款该执行还是要执行。而现在这种氛围下,自然也不会有蠢材敢上疏来对这些东西说三道四。
从评估的数字来看,全国除军队外,有接近百分之五的平民及部份官员完成了除辫子,而大部份人还在观望。相信随着我对载沣这一份政策的默认态度,他们会渐渐的改用自由的发式——因为官方已经不再对这项事务进行追究了。
随后的春节也是气氛颇有些诡异,来朝贺的天海国王松平氏颇为灰头土脸,正式向我提出借兵的请求,我暂时没有理他,只是着礼部,理藩院好生招待,我需要静下心来捋一捋思路才能决定对日本的细部政策,特别是袁世凯来京后我还一直没见他,春节前已经下了旨意让他回家过年去,过了元宵节他直接进京来递牌子进宫觐见。
而在正月里,京城里也有两桩喜事,一是帝国文官系统的大红人梁启超,与京城望族李氏之女李惠仙成婚。另一桩则是近卫第一军新任的少校营长张作霖,与来自故乡的那位当年中俄战争中的战斗英雄赵占元之女赵春桂,为了给帝国新的一年也就是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开一个喜气的头,正月初八这一天,我亲自为二人的喜宴送去贺帖,作主婚之意。并分别给两人将要出生的长子起名:梁思成,张学良。
因为满蒙守旧势力在全面洗牌后已经几乎远离政治舞台的中心,所以,我现在的手脚可以放得更开一点了。为了从另一个侧面给天下臣民以我不反对载沣的旗务政策的印象,所以我也在新年伊始的时候,诏示天下今年再度选秀女以充塞后宫,特别声明了帝国子民,无分满汉均可应选。
这也是一个政治信号,这个国家,要从根本上解决满汉融合的问题了。
当然,两位已经九岁的皇子,已经基本上懂事了,其中一个还面临着生母废黜冷宫的遭遇,他们的思想问题,我得提前有个预备,否则他们长大了之后,就会面临我与传统概念上的汉人结合而生下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