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光绪中华 >
    
    第二七六章 地震

    教育费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历史上明治维新时强制推行义务教育,教育投入一度达到财政预算的15%以上,而严厉的法令导致一些兴办推行教育不力的地方官员以自杀来应对强大的工作压力。而我的国家中,教育这方面的问题却几乎是我一个人在扛。中国大,要投入的东西也多,光是硬件投入,各地黉学校舍的修葺,洋员教师,高等教育的相继投入都是钱,这些钱是鼠目寸光者无法估量的。

    历史也证明了一个国家要从历史中,从现实的竞争中以强者的姿态崛起,都需要一定时期的教育大规模投入。后世的亚洲四小龙中的韩国和台湾,在初期时教育的支出一度占到gdp的10%(gdp和岁入的差异,就不赘叙了。)而后世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2001到2002年度的义务教育投入占gdp的4%,平均每个学生摊到8685美刀,这个投入额占岁入的比例又是多少?美国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规模战全部教育的规模又是多少比例?鼠目寸光者永远不会体会得到教育是多么的费钱。

    幸而我并非是这样一种人,在工业富国,军事强兵两个大前提下,教育一样的被列为三大重点财政倾斜的项目方面之一,在工业化和海军正呈现着一种互补的态势的情况下,教育尽管从来都不是一个能赚钱的行当,但无论如何,他要搞下去。

    1907年的世界,终于在05,06连续两年的危机后呈现出了一丝和平的曙光,各个国家都在忙于壮大自身的实力,国与国的战争几乎是没有的。在亚洲建立了自己统治者地位,在欧洲人心目中建立了一个中国是亚洲主宰国的心理惯性后,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华帝国在这几年进入了自己的高速发展期,没有外忧,内患也在一个声望超越任何古代帝王的君主的威权下没有滋养的土壤。历史证明,任何一个中国的政权,只要能解决好这两方面的问题,都会进入一个黄金的发展期,唐朝的几十年黄金期,宋朝前期发达的国内经济,明代前期的强大,都证明了这一点。

    而清政部也为这个古老国家古老的官员体系的改革提供了他自己所能做到的最大的帮助,在他建立的十几年里,除了由于政治原因被我驳回的涉及到朝中内阁元老李鸿章等人的指控之外,其余的密报大多被照准拿办,以钦命律令形式形成法定效用的《清政诏谕》,为他在官员系统上和财政上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特立独行提供了保证,后世古今各国的历史经验也证明了廉政系统必须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才能够发挥出本来需要他发挥的效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