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光绪中华 >
    
    第三零八章 粉碎旧秩序

    第二方面军除了在袁世凯指挥吕宋战役时有些部队经历过实战的洗礼之外,如今正规部队中有过实战经验的人非常之少,连过兵的人都知道,训练场上的兵蹦达的再换,也不能说明兵娃子们上了战场就不犯哆嗦。而当年参加过吕宋及菲律宾征服战的老兵们现在虽然已经恢复征召进了预备师服役,但他们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已经有些年头了,没有人能保证他们还能向以前那样骁勇。

    如今总司令的人选虽然已经内定了曹锟,但是曹上将仍然没有获得旨意出京,只是在北京与总参谋部的人一起制定一些用兵的计划,当然,仍是战略层面的居多,由于我每隔三四天都要亲自关注一下南方的各种善后措施,所以有关南方各势力,包括现在的殖民地,藩属国,倾英国,包括面对印度洋方向和太平洋方向的各种民族势力等等,这些势力有的要用武力敕平,有的要善于利用,而有的别有野心的,又要先利用后荡平。幸而先前铁良的军情司中南局在这些方面积累了充足的资料和一定的关系基础,这半年多来才堪堪的把这攻击先后关系,各方势力的调和关系以及攻下后的行政关系等等方略制定了下来。

    在我看来,中南半岛即便包括新加坡,从纯军事角度来说是无法抵挡帝国第二方面军的征讨的,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让地方攻占下来就能迅速的绥靖治安,而不是增添累赘。这方面北方和西方的经验教训有很多,而冯国璋军功未必比王士珍差,但迟迟还没有接到晋元帅衔,封爵加赏的圣旨,也有他在北方战线上没有能妥善的搞好绥靖有关。

    当然要深究起来其实责任也不能全算在他头上,他的方面军教化总长,海军军械局出身的严复也要担负一定的责任,但更多的却是客观原因,蒙古人要完全吃下那些地方,并且在先前的大规模北进途中已经与当地的俄罗斯人结下了血海深仇,要想短时间内做好这方面的事务,是很艰难的。

    所以冯国璋的晋衔赏爵虽然被压了一压,但是最终还是要给他的,军方这么几个大旗都是等若我一手提拔起来的,虽然他们的名字在真实历史中不见得算什么好人,但是在这里他们就是我的股肱之将。

    相比较而言,第三方面军在赵秉钧出任教化总长之后,工作就搞得有声有色,不仅有效的利用了当地的民族势力对昔日哥萨克统治的仇恨,也通过物资等方面的支持,让一度有些恶化的治安状况得到了有效的扭转,这也是我近年来十分得意的一个用人手笔。想当初徐世昌向我提到这么个人的时候,我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