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光绪中华 >
    
    第二三二章好消息

    在中东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激烈的攻防战,在一方占据着绝对空优的情况下,即便是德国陆军也不可能在甫一抵达就能给予对方实质性的打击,相反却是他们被英国人以迎头痛击,虽然伤亡很有限,但考虑到双方的兵力对比和士气情况,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指挥官也知道要谨慎从事,德国人也渐渐明白他们看不起的那个土耳其人桑德斯采用那样的防守策略,并不是他生性保守所致。

    事实上一个军人出身在这样一个属于军人的大时代里,每个人都期待着自己能够用敌人的尸体作为砖石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功勋碑,正像如今正在绸缪着一场新的大海战以彻底改变海上战略态势的舍尔上将,尽管自从中美峰会后,他终于在他的港口见到了已经许久没有见到的外国货轮,成吨成吨的物资从海外送到了德国,这是支持德意志坚强躯体的新鲜血液。

    尤其重要的是从澳洲的中国或者美国商人那里购买来的铁矿石,这甚至比食物都还要重要,因为缺少战略资源的缘故,海军的造舰计划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停顿,整整一年公海舰队没有迎来一艘新的战列舰的下水,为了实现更大的战争效果,潜艇在制造计划上被提到了更高的地位,这种有着高度隐蔽性和奇袭效果的水下兵器已经为帝国赚取了大量的战果,所以即便英格诺尔上将对这种局面有所不满,但舰队基本上还是能容忍这样的情况的,最起码潜艇部队已经悄悄的在北海扩大了他们的防区,这对于处于被封锁状态的公海舰队来说很重要,潜艇部队就相当于他们的眼睛,在北海多雾的海面上,他们能够提前发现来犯的敌人。

    正是利用潜艇部队的这个新变化,舍尔的诱饵计划已经离可以随时开展的时间不久了,随着最后一艘战列舰边境总督号从船厂大修归来,公海舰队又恢复了百分百的战力。按照计划,海军部在柏林的联络官向新闻界公布了海军将要打捞荷兰外海沉没的英军战列舰的消息,在用途方面,海军部的解释是要在柏林修建一个战争纪念馆来纪念为了实现德意志帝国世界政策的战争中牺牲的帝国军人,这些战争胜利的标记将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

    在荷兰外海大海战中俘获的数千名英国战俘也在水兵的押解下,在柏林街头的游行车辆上目视着他们的敌人接受着市民的欢呼,而他们所能得到的,就只有有如仇人般的目光,唾骂,和一些小石块的招呼了。随着海上禁运状态的接触,德国迎来了大批的生存物资,面粉和大米从东方和西方的朋友那里运抵海港,再绵延进整个德国,所以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