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光绪中华 >
    
    第三四四章政局

    英国提出英方退守西奈半岛,将约旦河谷地区交给中阿土德四方联军管辖,双方以西奈半岛东线也就是从北面的阿里什港到南面亚喀巴湾的埃拉特港为界,以此线为埃及和阿拉伯王国的边境线,也就是英方与中德等各方联军的停火线。在达成停火协议之后,中德双方应当书面保证英军人员物资安全离开目前的交战区域。并互相交换战俘。

    初步看来,我自然是没有意见的,不过英国人的请求中也包含需要中方协助说服德方的内容,很显然他们对于这一条件下是否能够说服目前并没有在战场上捞到什么便宜的德国人并不抱太大希望。

    从前线的战备状态来看,英军也没有任何懈怠,除了在南方率先出击占了立足未稳的中国人一点小便宜之外,在北方他们也坚守住了德土联军冲击下的防线。相较欧洲比起来,中东的英军显得更有活力和战斗力。

    从德国人开战以来的姿态而言,他们接受这一条件的可能性不大,之前他们还与我的总参谋部有着关于直接控制埃及的打算,他们不会放着两面夹击英军的大好态势,把对手的有生力量放回到埃及去,这对于他们来说等若是将硬骨头留到后面去啃,以后的情况谁又能说的定?

    所以我也指示前面仗照打,谈判照旧进行,打打停停,停停打打,一面与德军方面联络,看看他们的反应。

    国内的政局也基本开始明朗,新儒党气势如虹,在6月1日即将开始投票的日期就要到来之前,各个媒体的调查都显示出新儒党将大获全胜,除了几个微妙的区域显示出其他政党尚有抵抗之力外,全国五十个省包括军队,藩属等八百张选举人票,也就是首届国会的八百个议席中,新儒党在首期调查的报告来看,很有希望获得超过八成五的议席,尽管这个数据未必准确,但很显然,张謇出任首任元相基本已成定局。

    从我深心的希冀来看,我也是支持由张謇来做内阁的总负责人的,从1916年到1920年的这五年间,我会倾尽我的力量去帮助他建立起他的威望,协助他解决一些他目前还不能够协调的问题,为1921年后的国家留下一个有声望有能力的元相候选人,按照我的估计,新儒党在开始的几次大选中绝对不会遭遇到任何实质性的挑战,工党虽然眼下人数众多,但他所代表的阶层从来就没有成为统治阶级的习惯,并且也不会得到这个帝国的主体——士绅阶层的支持,这从他们那所谓的五非口号就能够看出些许端倪,他们还不知道用一些堂皇的口号来将自己的政治理念进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