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邬双国士

    凌啸会怎么办?

    问这问题的人,又岂止八阿哥兄弟而已,整个闽粤大地都在拭目以待着呢。

    和中国的其他地方一样,闽粤也遭受到了康凌决裂的巨大冲击。只不过,作为一个渐渐开始在革新措施中受惠的“亚洲工场”,这里的官民对于康凌决裂的态度,八成的迷惘中有七成的惋惜,七成的惋惜中有六成的无奈,六成的无奈中有五成的愤愤~~~革新一垮,好日子就要到头了。所以,听到凌啸护卫舰队抵达厦门鼓浪屿,前去迎接他的,可不仅仅局限于闽粤军政大员,几乎大部分的头面人物全都去了。

    毫无疑问,这场面,就是新利益集团给凌啸施加的一种压力。但凌啸所面对的压力,又岂止是这一个层面而已?

    人群中,他没有看到黛宁姑姑的身影,也没有看见欣馨、雅茹、兰芩、瑾虹四个爱新觉罗氏妻子,甚至于代理军政的十三阿哥,也虑于身份等诸多问题而没有前来。但凌啸知道,自己那和康熙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庭里,肯定是炸了锅一样的惊心和忧惧。

    而在港口上的诸多人众里,有着永远都无法消灭掉的腐儒,有着暂时还不能启蒙起来的农家细民,有着恨不得卷铺盖撤资的商户,有着浑然不知该站在哪一边的绿营兵将,还有着烧香拜佛祈求和平解决的外省籍官吏,这难道不是复杂的社会压力?

    同样的,金虎在第一时间禀报了京师猎鹰的信息,说勤王陆师已经在京城的主动出击,而且金虎本人也下令龙港海军总部积极联络海外各舰队,这当然是来自勤王军内部的呼声压力!而人群中洋领事们的身影,以及他们紧紧盯住凌啸所有表情所表现出来的强烈关注,又何尝不是一种只有凌啸才明白的大国竞争上的压力!

    压力的性质都不相同,但无疑都是压力。然而,所有的压力折射在凌啸这里,都只是外因。他的决策,只能是听从来自于自己心灵深处的内因。。。。。。大丈夫心之所向,虽千夫所指,亦当往矣!

    所以,在这严峻的时刻,凌啸根本就不回王府,而是率了贴身扈从向嘉禾太学进发。在嘉禾太学担任教职的邬思道先生,是被自己视为知己的老师,也是最开明睿智的士大夫代表,擅长于帝王心术和大局剖析。凌啸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听听先生的意见。

    不料,先生今天却在耍剑。

    从来没有当众玩过宝剑的邬思道,直到凌啸到了他的静室门口,他还在向老十六和宏康宏夏兄弟展示着自己的“瘸子剑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