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新三国策 >
    
    建安三年十月二十日,会稽被高宠军占领。

    周瑜的归附让孙权彻底丧失了翻盘的希望,在陆逊、甘宁、朱桓、李通的诸路并剿下,钱唐、乌程等地先后被攻破,孙权见大势已去,率孙静、孙河等一众亲随乘舟浮于海上,,怪不得孙策会倚为左右手。

    这时,徐庶上前道:“宠帅,子布说的是,上次曹操遣孔融出使秣陵,摆明了就是试探我军的虚实,这一次我们若强求封号,必然会进一步加深曹操的疑心,其实,扬州牧只不过是一个虚名,有更好,没有也不会影响大局。”

    高宠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这样一次难得的聚会,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商量,决不能为了封号这等不甚相关的事情而荒废。

    “顾公,各郡、县察举、征辟贤能的事情办的如何了?”高宠转头,对着顾雍道。

    顾雍板着个脸,沉声道:“宠帅颁布的唯才是举恩令和榜书已分发到各郡、县,这十余日来,应募者虽多,但真正有才能者寥寥!”

    顾雍的话让高宠实感意外,在占领了秣陵之后,高宠依照在豫章的旧例张榜纳贤,并指定各郡县官员选拔优秀人才入仕,想不到结果却是不理想。

    顾雍肃然又道:“江东地处偏僻,中原有识之士多畏路远,数在堂的诸君中,又多为流亡至此的江北士族,至于察举征辟,提拔者多为亲近之士,那些出身低微的有才能者,则并没有得到机会。”

    所谓“察举”,是指各级郡吏在辖区内,定期的考察、选拔人才并推荐给朝廷,这些被推荐的人,经过考核授予不同的官职。与此同时,官员也可以征聘有名望和才能的人来做官。由朝廷征聘为朝廷官员的,称为“征”,由官员征聘为自己属官的,称为“辟”。而“孝”就是孝悌的人,“廉”就是廉吏。意思就是选拔符合这两个条件的人,让他们出仕做官。

    这样一种人才的选用制度自秦以来就一直被延续下来,在汉武帝时期,英明神武的刘彻更是

    将这一制度推向了顶峰。

    当时,不论出身,只要是“有非常之功”的“非常之人”,就被破格任为“将相”,出身贫寒的主父偃和朱买臣,曾替人牧过羊的卜式,屈身为贾的桑弘羊等人,一经察征,无一不受到重用,从而形成了汉之得人,于兹为盛的大好局面。

    但时过境迁,察征孝廉制的弊端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的显现。至汉灵帝时,先是外戚当权,后又是十常侍把持朝政,名义上那些被察举的人都是高才重名、为乡党所推崇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