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新三国策 >
    
    第一百九十二章  情急事泄

    严颜的到来彻底打消了李严的最后一点顾虑,在经过周密的谋划后,李严又成功的拉拢了驻防在武阳外围的东州兵首领吕乂,代表着蜀中豪族集团的最后二股势力终于倒向高宠一方,随着时间的点点流逝,一场众望所归的倒戈就将开始。

    这是高宠一直等待的结果,这是刘备极力要阻止的结果。

    李严、吕乂的举动并没有躲过诸葛亮的眼睛,武阳城中军师府布下的情报人员一时不停的将打探到的消息及时传到成都,放置于代军师诸葛亮的案头。

    沱水战役中击鼓手的低级错误让诸葛亮精心布下的战术计谋功亏一篑,在自责之余,诸葛亮主动的向刘备承担了失职的责任,他的官职由军师变为了代军师督军事,在手下良将谋士损失惨重的情况下,诸葛亮已是刘备唯一的依靠,因此军师职可以辞,但出谋划策他依旧责无旁贷。

    “八月初八,都乡侯府有一个陌生老者神秘出入——。”

    “八月初九,犍为太守李严与讨虏将军吕乂会面,商谈一日,内容不详——。”

    “八月十二日,武阳守军意外大调防,往成都方向的各隘口戒备森严——。”

    看着一封封的密报,诸葛亮心情越加沉重,诸多的迹象表明武阳的李严、吕乂已经不可靠了,在大厦将倾之际,这些不坚定份子都在为自己谋求着后路,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在背后捅上一刀子。

    “来人,去益州牧府。”诸葛亮收拾起案上的密折,简短有力的吩咐道。

    就算所有人都选择背叛,他也还要以一已之力为皇叔刘备撑起将倾的天空,就算有人嘲讽,有人不解,有人叹息,他都认了,不为别的,只为在那个平静而无风的日子,有一个叫刘备的人诚心的叩开了隆中的蓬门。

    “大人,夜已深了,是不是明天再——。”侍从好心的劝说道。

    “军国大事,一刻也耽误不得,你们快快下去准备车马。”诸葛亮不耐道。

    夜笼灯稍,成都的夜晚总是带着一丝雾气的朦胧,雾已是这个城市的最显明的象征,它早早的来,晚晚的散,除了正午时的一点阳光外,它是陪伴人群早出晚归的固定伙伴。

    议事厅。

    依旧是灯火通明,刘备没有回府,他还在那张标着益州关隘的地图前苦苦冥想。

    白日,一场无果而终的争论让刘备心中充盈了失望。

    “主公,高宠提师深入蜀中,荆扬必定空虚,我们何不前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