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明帝 >
    
    才到开封府的这两个月是朱影龙最艰苦的两个月,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从零开始的,朱影龙将自己那在开封本城近一千顷的良田全部租给开封府没有田或者给其他人种地租子太高的百姓去种,并且给他们配备了农具,种子,统一管理,第一年,所有粮食都归信王府,按大人每年四石以及小孩两石的粮食配给,每户根据人口,一年还给三两到五两银子,粗布三到五匹,以后每年至少是这个样子,不过要签订至少二十年的协议,但又一个条件,这是最关键的,所有佃户的子女十岁以上十八岁以下从此将无条件卖身给信王别苑为奴为婢,信王将是他们今后命运的主宰,此消息一出,开封府顿时轰动了,虽然条件是苛刻了些,但至少有个温饱,而且在信王这棵大树下还能遮风挡雨,在开封给周王府种田的不少佃户经过细细比较,虽然这跟卖身全家差不多,但算起来日子要比给周王种地要好的多,所以周王府下不少佃户转投过来,最后根据朱影龙的要求,眼下自己最需要的是人,而明目张胆的培养自己今后的班底,这个看似吸人骨血的办法最合适的了,经过细细筛选出一千多户有儿女的人家,发给秋播的种子和农具进行秋播,不在开封本城的酌情也安照这个办法处理,不过没有钱银布匹可拿,其实说的两万顷地,真正实在的地不足一万顷,还有近一万顷的收益都是以各地摊缴租银代替,总之明朝的税收是十分的混乱繁重,所以土地和税收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开封的周王,他们一家就将开封近七成的良田占去,只不过朱影龙现在也无能为力,而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

    秋播之后,影龙别苑建了围墙和玻璃作坊就被迫停工了,原因没有其他,没银子了,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朱影龙少不得违背了一次原则,让沈溪带着一百多件堪称艺术精品的玻璃器去了一趟北京、济南、扬州、南京、杭州、苏州等繁华之地,得银近两百余万两,进而将博古斋进驻这些城市开设分店,沈溪还从吴江县周庄将自己族人中不少愿意跟自己出来的年轻人带回了开封,其中有几个都有不错的经商天赋,朱影龙自是大为欢喜,这些沈家子孙正好填补了自己商业人才的缺口,同时为了怕沈氏一支人独大,虽然他们现在比较忠心自己,有祖先沈万山的例子,狡兔死走狗烹的是他们沈氏一族难以磨灭的教训,难保他们不会以后脚踩两条船,当防患于未然也好,未雨绸缪也好,他毕竟是外人,眼下出不得半点纰漏,于是朱影龙让田淑英去信将哥哥田畹召到开封,让他与沈溪一同负责所有商业上的事务。

    以后每个月只有一到两件玻璃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