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截教小徒 >
    
    .

    红云经历一番生死杀劫,更知道了久远之前的封神传说,不仅为通天教主偌大的截教败落而唏嘘感慨。红云本身就是嬉笑怒骂,以天地为一朝,万朝为须臾的纵意所如的性子,透过封神大战的种种迹象仅凭猜想就知道了其中内幕,自觉如果自己立儒教,以后定然也少不了勾心斗角,争夺气运保全门下,因此也就熄了立教功德,断了成圣的机缘。

    红云穷多年功夫,将鸿蒙紫气炼化成天地浩然正气,充盈胸怀,更是当年鸿钧钦点的圣人,如今虽然主动放弃,但到底是儒佛道三家并立鼎足的一方神圣,故此虽无圣人那般弹指开天辟地,却也是不死不灭,万劫不磨,与三皇相当的存在!

    儒家学子修行,于道家佛家之外,再辟蹊径,却是不分仙凡。依次为“有志,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六个阶段。

    凡初学修行者,皆是“有志”;等到“而立”便是挖掘自身潜能,独立与喧嚣尘世之外,可以调度天地威力为自己所用;“不惑”乃是在“立志”的基础上讲自身与天地融合,达天人合一境界,天雷地火,风霜雨雪皆由身发,随意调度,比之“立志”,更加从容淡定,纵意行之;“知天命”就是下学上达,下学者,知人事否泰,上达者,晓天命穷通,察觉自身祸福,自能趋利避害,保命淡定;达到“耳顺”的境地自身即为宇宙,于鸿蒙之外开辟自身天地。^^^^贯通自身阴阳,五行脏腑,八极九窍。到时自身就为一片天地,日月星辰,山河湖海。万象生灭,历遍穷通,可以说已经近乎不死之身了;而最后“从心所欲”就是不逾天道规矩法则,纵意所如,便是混元无极,圣人大道了。

    红云却是放弃唾手可得的混元大道,传下儒家学派。修养之士,这一日正在城楼之上观望,就见东方紫云凝集,形如长龙,绵延三万里,由东向西滚滚而来。

    尹喜心中乍惊乍喜,不自禁的喃喃自语道,“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当下慌忙从城楼上走下来,周国建朝,早年亏有圣人之助,早一些卷轶中颇有关于当年封神之战的一些表象。只是作者也语焉不详,但尹喜博览群书,通达古今,从这丝丝迹象之上就推断出来人应是传说中的太清圣人老子。

    吩咐左右清扫官道,又夹道焚香,静静等候。

    老子在红尘中混迹百载,宣扬道家微言精义,然世人多蒙昧,后世又有言说“道化贤良释化愚”,大体便是封神之后佛道两家地发展趋向。

    截脚遁世不出,老子无为而治,元始注重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