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渐行渐远,使人们逐渐失去倾诉欲。

    知乎上有个问题:好友间的关系是如何变淡的?

    友曾少贤的回答获1赞。

    他说在大学里无话不说的好友,毕业后各奔东西。

    同学进了本地事业单位,工作稳定清闲同学b去了魔都一家外企,工作繁忙,加班到深夜是常态同学回老家创业而你考上了外地知名院校的研究生。

    刚毕业,你们建了一个群,一起回忆青春,互诉衷肠。

    俗话说:好话说三遍,鸡狗不待见。笑话说多了都会腻,何况是回忆。渐渐的,群里互动少了、安静了。

    你不愿好友变淡,于是你打算打电话给他们,拉拉家常,掏掏心窝。

    同学满嘴官场险恶、各种潜规则,你感到满身负能量,挂了电话

    同学b接都没接,后面也没了音讯,你猜到他忙,以后也没再打扰

    同学接了,但说着说着就没了话题,尴尬之下,以有急事为托词,各自挂了电话。

    无论多深的友谊,也架不住时空的距离和心得遥远。你们有了各自的人生际遇和不同的生活经历,再也说不到一起去了。

    你终于明白,你们再也回不去了,话不投机半句多,倾诉欲也灰飞烟灭,你变得沉默了。

    朱自清在沉默中说:

    自己以外有别人,所以要说话别人也有别人的自己,所以又要少说话或不说话。于是乎我们要懂得沉默。

    人人都自顾不暇,哪有闲情逸致听你倾诉?你看淡了任何人的渐行渐远。

    没事各忙各的,成熟就是你在沉默中,宁静又安详。

    4

    你是自己悄无声息的摆渡人

    你也许会说,向这个倾诉不妥,向那个倾诉也没用,那些心酸痛楚、迷茫惆怅憋在心里,岂不是要憋死吗?

    你问对了,这里我想给你3个小建议,在你欲诉无人时,不妨试一试。

    写出来

    友汉堡肉就是在自己小号里写写,自我消化。

    我有个同学,在上海一所中学里当老师,每当她有不愿诉说的心事,身边又没个亲人,她都写在空间的私密日志里,跟自己聊聊,在文字中释放了情绪。

    还有人把自己的烦恼写出来,发到树洞里。你会从热心友提的建议和意见中,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还记得朗读者里的“倒霉”老头魏世杰吗?他一双儿女都是智障,生活不能自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