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三思在狱中受审,自是高呼“冤枉”,他是武则天亲侄子,内侍省不敢用刑,案子就这么僵持着。[求书网qiushu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武则天却在此时下了严令,必须查出真相,这便意味着默许了内侍省的严刑逼供。

    听说几次下来,武三思被打的只有出的气没了进的气。李治不忍,嫌武则天做的太过,传了御医诊治,而李贤竟向武三思求情,武家其他的兄弟却都在此时选择闭了口。

    宋玉算是看出来了武承嗣和武懿宗的凉薄,自家兄弟受难,李家人求了情,他们倒是高高挂起。上官婉儿让她不可出头,这几日行走中宫殿,她越发的小心谨慎,这件事绝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就在众人都以为会就这么定了武三思罪名的时候,英王府的贴身宫人突然站出来揭发下毒之人实则乃是英王妃,进而嫁祸给武家人,话虽未明言,却都知道其目的就是要除掉这股新兴的外戚势力。

    这回就不是什么求情或是缄默能够解决的了,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大明宫就似炸开了锅。赵氏下了大理寺,武三思也移交给寺卿,李治着三司会同审查,务必要查个清楚明白。

    宋玉得到消息的时候着实吃了一惊,居然会是赵氏?赵氏跟李贤走得太近,那就是□□的人,而且赵氏的母亲,乃是高祖第七女,李治的姑母,自己的姑奶奶!

    若问赵氏有没有谋害武承馨陷害武家人的动机,那显然是有的,更何况离心草,李治恰恰也曾赏赐过给她。比起武三思难以得到这个珍贵草药,赵氏更具备一切合理的犯案动机和工具。还有举报她的人是她的贴身宫人,想要一个从小便伺候自己的宫人反咬主子一口,说出去谁都不会信,所以那个宫人的证词被大理寺卿所优先采纳。

    谢瑶环在旁娓娓跟她讨论着,上官婉儿一脸疲惫样的走了回来,两人见此,忙停止谈论,拉她坐下来,谢瑶环去端了碗冰镇的酸梅汤与她。

    上官婉儿喝了半碗,才觉有了思考的能力,看了看她们,猜到她俩定是在讨论赵氏陷害一事,摇摇头叹了口气道:“今日在朝堂上,常乐公主荣装上朝,替英王妃鸣冤不平。”

    宋玉同谢瑶环相视一眼,彼此都从这话里听出深意。爱女受难,惊动了常乐公主,那便意味着惊动了李唐那批功勋旧臣,甚至背后牵连到的可是李唐宗室。

    死一个普通的赵氏无关紧要,可偏偏她背后是勋贵势力,那些宗室旧臣,即便对她不熟悉,甚至不认识,也不能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