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染在这诗文上的造诣并不高明,肚子里存的一些墨水还是靠两个位面里叠加而来的。

    而相比于这些出口就能成章的“文化人”,显而易见的,她就是这一堆文化人里的文盲。

    她们这些同行而来的贵女则随着陈国公主一起上了台,由专人指引着入了座。

    正因为是外行人,所以凤染对于这样的盛况其实并不怎么感兴趣。

    这诗评大会开设的目的大致与东汉末时期的月旦评是相似的,都是以着展现自我的方式让有心招揽人才者注意到他们,以期能够找到伯乐提拔,自此直升青云。

    这是一重。

    还有就是现场上也来了不少像她们这样的世家贵女,这些青年才子在这上边儿施展才学,无非也是为博得中意之人的青眼相待罢了。

    而底下那些观看的姑娘们,其实也是在相未来的夫君罢。

    场上多人讨论,四周显得有些嘈杂。

    凤染抿了口茶水,就听有人说道:“那苏家的公子,文采果真出众呢。”

    又有一人附和道:“是极,不过这模样倒也生得俊朗不凡,真真是配了那才貌双四个字呢。”

    凤染扫了一眼那位苏家公子,模样确实周正俊朗,但比之她所见的沈君谕和孟承珏二人却是要逊色一些。

    这诗也确实作得不错,只是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但也算得上是难得的佳作。

    至少她是这么认为的。

    这时,又有一粉衫女子插嘴道:“这苏家公子虽说俊朗,可相貌上也并无出挑之处。我方才看见了一个人,那才称得上是绝色呢!”

    小姑娘们纷纷来了兴趣,好奇道:“是哪家公子?”

    只见那个粉衫姑娘神神秘秘地说道:“那位公子据说是陈国来的使者,但姓甚名谁我倒是不知道了。”

    凤染离得近,自然听得真切。

    这场诗评会,沈君谕也来了?

    于是她继续往下听。

    “我倒是听我兄长说起过,听说他可是一方富豪,常年游历四方,也不受各国君主约束。”

    几个小姑娘各自为这话题贡献着已有的认识,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的倒是不亦乐乎。

    她正听八卦听得有趣,就听见前边儿忽而起了一阵骚动。

    凤染抬眼望去,那个人引起骚动的人不是沈君谕又是谁?

    他今日一身象牙白墨竹锦服,玉冠束发,执一把纸扇,端的是玉树临风,潇洒不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