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家伙比较大,用了一个多月才从下料到组装骨架,期间气囊也准备好,蒙皮不能再用塑料的了,得用轻质纤维布的。

    把气囊组装好放进去,一个个气囊组把内部塞满,左右两面外圈装好少半圆形气囊并充气,再装薄片形高压空气气囊,底部伸出的支腿与地面绑好,才开始给主气囊组充气。

    现在的飞船只是由气囊组、骨架、支腿组成的,没有吊舱发动机等设备,要等实验结果出来才能决定这种船体到底能不能用。

    主气囊组充到一半的时候飞船就从地面开始上升了,越充上升越快,直到把5米长的系留绳嘣紧,氢气充满。

    飞船总重量是知道的,一千三百公斤,但这具体升力怎么量?没一会儿徐伟就想到办法了,飞船中间部位有四个支腿撑地,最中间有一块舱门以后用来改装成货舱的,现在给最中间绑一根绳子,绳子上绑一个勾子。

    要怎么测量呢?首先做一个吊篮,挂在勾子上,把吊篮和五条绳子的重量秤出来,再给吊篮里加重物,最好是一块重物10公斤重。一直加重物,加多少重物能把飞船拉下来,把紧绷的四条系留绳变松,重物的重量加上吊篮系留绳的重量再减去一些就是升力了。

    想到就做,给飞船下面最中间加绳子勾子吊篮,重量秤出来后装实验用的铅块,最后装了连吊篮系留绳在内共1780公斤的重量,才把飞船慢慢降下来,系留绳变松。

    也就是1780公斤的重量能把飞船拉下来,再取下来几块铅块,取下30公斤的时候飞船停止下降,再取下20公斤的时候飞船缓缓上升,有点慢,再取下20公斤的时候飞船上升速度变快。

    再取下10公斤这个上升速度就可以了,也就是这个飞船升力有1720公斤,想加装驾驶舱、发动机、燃油、客舱货舱等东西就得控制在1720公斤以内,还得留出一些余力来装货或者拉人。

    氦气不能受热,一受热就膨胀,所以纤维蒙皮得刷一层反光层阻挡阳光照射,这个反光层最少也要几十公斤。

    就算用最轻最坚硬的铝合金舵和机翼也要上百公斤,不过装大一点的机翼转到前高后低的角度也能提供一点升力,速度越快提供的越多。

    发动机得两台主的两台副的,主发动机驱动副发动机助力驱动、加速上升、加速下降、大风时调整船身平衡、提供部分升力等,四台发动机用小号几十上百马力就可以,得一两百公斤吧?好像副发动机挺忙……

    四台发动机油耗每小时得20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