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祭明 >
    
    唐浩的话音刚落,朱桂的脸色便是刷的一下子变得惨白起来,旋即不断扣头:“皇饶命啊,宗人府那是何等的地方,小王哪里受得了!”

    “小王宁愿被废为庶人,也不想进宗人府!”

    朝中的众人皆是知晓,进了宗人府,就相当于失去了自由。..所谓圈禁,哪怕是几天的时间,也可能会让一个正常人的身心遭受折磨。

    那里没什么刑罚,只不过是一座没有奴仆,没有侍卫,更没有一个可以说话聊天之人的院落。但对于身为晋王,养尊处优的朱桂来说,这却是最大的惩罚。离了晋王府中那三五百人的照料,他恐怕连吃喝拉撒都成问题了。

    “带下去,退朝!”

    朱勉挥了挥手,并不理会晋王朱桂的叫唤,其余众臣也都是讪笑而已。这一结果,早在几天前,众人就知道了。包义发来廷寄后,四位辅政大臣以及宗人府就联合起来,制定了这么一个惩罚措施,只是苦了晋王朱桂。当然,用朱勉自己的话说,不作不死。

    经过这一件事,众多大臣也是明白过来,这个小皇帝,不能以常人的眼光去看待。当然,一部分心中有所谋求的大臣,却是有着另一番打算,只不过不为人所察觉罢了。

    如同往常一样,朱勉下了朝之后,问安太皇太后徐氏,旋即便是读书习武,如此循环往复,直至九月中旬,科举乡试秋试的第一场到来。

    九月十五日这一天,朱勉交代完皇宫中各项事务后,便是带着张生,乔庄打扮一番出了皇宫。..这算是他第一次走出这禁卫森严的皇城,繁荣热闹的街道,让他有些流连忘返。

    “出了宫以后,要以体察民情、探访文人才士为重,万不可沉迷于歌舞妓馆、富贵笙乐!”

    徐氏的叮嘱,此时仍然回响在朱勉的耳中。事实,不用徐氏提醒,朱勉也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出宫。

    身为大明国的君主,一代天子,若是不能够了解民间发生了什么,整日的坐在深宫之内,空读奏章,又有什么样的能力,去制定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政策呢?

    倘若是枯坐深宫,凭借奏章的事情,就能把这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那么这个皇帝也太好当了。古往今来,但凡是一代明君圣主,又有哪几个不了解自己当时执政所面临的社会民情呢?

    “小子,出了宫以后就叫朕徐公子!这一次出来,就当作朕是富家公子好了!”坐在马车,朱勉一面思索一面嘱咐着张生,既然是微服出访,那自然是没有必要再保留那些皇宫称谓,“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