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不负娇宠 >
    
    名士,字面上的解释便是有名的才学之士。

    所以想要成为名士:第一,你得有才;第二,你要出名。

    唐宓摇着笔杆子,在澄心纸上写下这两点,接着她又在“有才”这一项后面划了个勾。

    开玩笑,李克己的首席大弟子会是个没有才学的大草包?

    李寿天赋极高,又有李先生的悉心教导,在京城,论才学,他在同辈人中排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

    接着唐宓又将目光落到“有名”这个选项上。

    唔,李寿被誉为“京城四大才子”,按理说名气也是足够的。

    但这是与别人共同的称号,远不能突出李寿。

    按照唐宓的想法,什么四大才子,一枝独秀才是王道。

    二九兄的名望值还不够啊,必须再刷一刷。

    唐宓郑重的跟李寿说:“二九兄啊,你的名气还不够响亮。咱们必须做到,以后但凡提起你李寿,人们的第一反应是名士李寿,而不是什么四大才子。”

    而且唐宓觉得,所谓的“四大才子”的水分太大。

    这年头,只要长得好一些,出身世家,又有些才识,便会被人冠以xx才子的名头。

    事实上,这些“才子”们有真才实学的又有几个?

    还不是坊间为了噱头而故意弄出来的花样儿?

    李寿眼里带着笑意,纵容的看着唐宓给他出主意。

    每每唐宓说出什么意见时,他还十分狗腿的点头附和,并作出一副“这你都想得出来”、“你真是太聪明了”之类的表情。

    弄得唐宓信心爆棚,愈发来劲儿的给李寿出谋划策。

    况且唐宓出的建议也没错,名士,名士,不出名,又如何称得上名士?

    唐宓歪着小脑袋,笔杆轻轻敲着脸颊,“怎么样才能扩大知名度哩——”

    出名?

    放在后世,小学生都会告诉你,想要出名还不简单?

    炒作啊!

    没错,就是找话题、弄噱头,炒作自己!

    而古人,并不似现代人想得那般含蓄、谦逊,亦懂得炒作。

    举个例子——

    唐代那位写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陈子昂便是位炒作大师。

    最初他去京城的时候,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读书人。去京城,也是为了求得某位高官或是名士的赏识,继而举荐他入朝。

    按照当时最流行的做法,读书人想要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