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市东去一百五十里有一座山,名为钟年山。山不高,也不险,或许正是如此才会人迹罕少,不被世俗所沾染。

    钟年山往上一千八百米有一处人家,名为司马家。武道分三层,钟年山司马家位居上三层。

    司马家大门前方是一片砖石铺就的平台,每天早晨和傍晚这里都会有一个老人独立于此背南向北望。背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江南水乡,望的是建康市,更是整个北方大地。

    若是低头细看,可见平台上有纵横交错的线路。那是一幅疆域极大的地图,若是懂得两晋历史,不难看出这正是三国乱世后大一统华夏的西晋版图。

    老人名为司马天义,如今钟年山司马家的当家人。除去这一层身份,他同时也是一名实实在在的王境强者。

    脚踏西晋版图,踏的不是辉煌,是二千年说不尽的心酸,二千年吐不出的难言。两晋司马家,这在外人看来早已是一个充满罪恶的姓氏。

    两千年前,司马家的先祖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大多数人甚至史学家都坚定地认为,华夏上下五千年,司马氏建立的晋朝是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无功掌权,弑君篡位,毫无建树,第一个被外族灭国的国家。

    神州大地,一百年乌烟瘴气,更将西晋说成是开启华国历史上最黑暗时代的王朝。

    老人不想要为司马家辩解什么。祖宗守不住江山,贾后乱政导致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导致五胡乱华,五胡乱华导致数以万千的汉人被残杀,这些都是司马家万万辈洗不清的事实。

    可要是说句公道话,当年司马家的先祖降蜀灭吴,结束三国乱世,若不篡取曹魏能够大还黎民安康吗?

    打的下江山,只是没能守得住江山。

    两次祸乱让西晋彻底元气大伤,从而给北方游牧有了可乘之机,有了五胡乱华,有了东晋十六国。可当年“衣冠南渡”,北上一十六次的苦楚世人谁又知晓。

    司马家代代相传着一条古训:北上杀蛮夷,还我大好河山。

    可老人此生一次也未曾踏出过淮河。淮河以北,为北方。淮河以南,为南方。如今天下已定,两晋也好,司马氏也好,都早已化为历史尘埃。如今剩下的只有世人对于司马家的偏见。

    “父亲,帝都那边传来了消息,赵三光死了,李仙人所杀。”老人背后站了一名中年人,态度恭敬。此人是老人的三儿子,司马吉。

    老人依旧是望着北方,经历了两千年,当年的五胡十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