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边,各式花灯挂成一串一串的,把整个十里秦淮照耀的如同白昼。

    糖炒栗子、盐焗花生、糖人、面人儿、胭脂水粉、珠花首饰、五色小糕、鸡丝浇面、薄皮包饺、熏鱼银丝面、桂花夹心小元宵等小摊,一个挨着一个,尤其是元宵摊儿最多。还有那挂着灯谜的各式精巧花灯。

    岸边商家妓馆大红灯笼,迎风摇曳,似乎是一个个美艳的姑娘在对着过往的行人招手。

    不时响起的爆竹,小贩杂乱的要喝,尽显这秦淮十里的繁华。三五个小童儿提着花灯,面红耳赤的争论着谁的更好看。一个丈夫,冲背后拿出一支珠花递到妻子的眼前,引得妻子一阵开心欢笑。几个秀才打扮的人正一起猜着灯谜,看谁猜的更多。

    阮旦带着辛弃疾一行十一人,来到河边一艘画舫边,只见这艘画舫描金挂翠,十分豪华。

    画舫的跳板旁边站着一个青衣小厮,看到几人要上画舫,伸出手,满脸堆上谄媚笑的容道:“嘿嘿!各位公子,每人一两!”

    众人望了望阮旦,阮旦转头对着众人微微一笑,那小厮见了,脸上的笑容缓缓朝着讥笑转变。辛弃疾一见,脸色一变,从钱袋掏出银子,递过去,小厮又换上谄媚的笑容伸手请他们上船道:“不急,一个一个的上!”

    一两银子在北地可够一个四口之家半年的花销,到这建康却只是一人上画舫的船票。辛弃疾心中百感交集,对于眼前的繁荣奢靡的秦淮河畔,视若无睹,贾瑞看见了辛弃疾的表情,上前小声询问:“掌书记这是怎么了?”

    “没事!”辛弃疾摆了摆手,淡淡的道。看着眼前九个糙汉子,嬉笑着上了船,自己也踏上了跳板。

    一行人上船,上面已经有了一些人,或是在甲板栏杆上说话,或是在船舱的座位上闲聊。船舱中有一个被轻纱笼罩,不大的舞台,舞台旁边有几个乐师,正奏着清雅的乐曲。

    一张张桌子上摆着酒水、茶水、糕点、水果、蜜饯等等,一行十二人上船,先是沿着画舫四周的走廊赚了一圈,这艘画舫很大,宽近一丈五,长七丈。朱漆铺地,金漆描柱。一排排的灯笼把整个画舫照的犹如白昼。一群丫鬟端着上好的酒菜上了画舫,摆满了桌子。上菜的丫鬟下船后,就听到一位龟公尖声尖气的喊道:“鸢儿姑娘来了!”

    金钗斜插,步摇轻晃;头梳飞天髻,耳佩明月铛;剪水双瞳浅含笑,眉似远山初歇雨;樱唇贝齿,纤腰素手;绿罗裙、红绣袄,鹅黄披帛,如迎风摆柳,似青烟袅娜。

    一阵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