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西勒把朱慈焕押到了巡抚衙门。在巡抚衙门里,赵世显亲自审问,博西勒坐在赵世显旁边听审。
赵世显对朱慈焕的东家问道:“你是什么人?”东家答道:“在下饶阳县令李力远,与王士元是故交了。”赵世显说道:“你是读书人,又是做官的,应该懂得律法,为什么要窝藏这位朱某人,纵他违法?”李力远不知道王士元就是朱慈焕,被赵世显问得一头雾水,便说道:“我平时只知道读书,不问世事。我不认识什么朱某人,也不敢做什么违法的事情。”
赵世显说道:“那你说说,你家请的这个塾师是什么人。”李力远说道:“塾师名叫王士元,字潜斋,南方人,二十年前我在东平与他相识,前年冬天来家里做塾师。他做过什么违法的事,我不知道。”
赵世显又把朱慈焕叫进来。朱慈焕进来之后,赵世显对朱慈焕问道:“你是什么人?”朱慈焕说道:“我是前朝皇子朱慈焕,原本被封为定王,事到如今,不得不说出实情了。”朱慈焕的回答差一点没把李力远吓死。
赵世显与博西勒二人对视了一下,互相点点头。赵世显问道:“朱慈焕,说说你怎么会成了浙江人?”朱慈焕说道:“崇祯末年,李自成包围了北京城。父皇把我交给王内官,我藏身在民间。城破之后,王内官把我献给李自成,李自成又把我交给杜将军。吴三桂打败李自成,李自成逃出北京,当时有一位毛将军把我带到河南,把战马卖掉,买了耕牛,做起了农民。后来朝廷开始清查流贼,毛将军害怕了,丢下我一个人跑了。那时候我十三岁,一个人往南走,在凤阳遇到一位姓王的老乡绅,曾经在前朝做过御史。我在他家住下来,改姓王,这才化名‘王士元’。跟他的孩子一起读书。十八九岁的时候,王乡绅病死,我离开王家,到江南的一处寺院做了和尚。后来遇到余姚一位姓胡的先生,也是官宦人家子弟,把我带回家中,蓄发还俗,还把他的女儿嫁给我为妻。我有几间茅屋,半亩小园。大概的经历就是如此。”
博西勒向赵世显示意了一下,二人耳语了几句,随后赵世显对朱慈焕说道:“现在江南发生了两起反叛,打出的旗号都是要拥戴你为君主,恢复明朝。所以,现在需要带你去对质。”博西勒说道:“你既然是朱慈焕,那就跟我走一趟吧。”
博西勒押着朱慈焕一路南下,王乾元那边在暗中跟着,见博西勒押着朱慈焕并没有往北去京城,而是向南走,王乾元沐来章等人心中甚是疑惑,便继续暗中跟着。
博西勒一直把朱慈焕押到了浙江杭州
赵世显对朱慈焕的东家问道:“你是什么人?”东家答道:“在下饶阳县令李力远,与王士元是故交了。”赵世显说道:“你是读书人,又是做官的,应该懂得律法,为什么要窝藏这位朱某人,纵他违法?”李力远不知道王士元就是朱慈焕,被赵世显问得一头雾水,便说道:“我平时只知道读书,不问世事。我不认识什么朱某人,也不敢做什么违法的事情。”
赵世显说道:“那你说说,你家请的这个塾师是什么人。”李力远说道:“塾师名叫王士元,字潜斋,南方人,二十年前我在东平与他相识,前年冬天来家里做塾师。他做过什么违法的事,我不知道。”
赵世显又把朱慈焕叫进来。朱慈焕进来之后,赵世显对朱慈焕问道:“你是什么人?”朱慈焕说道:“我是前朝皇子朱慈焕,原本被封为定王,事到如今,不得不说出实情了。”朱慈焕的回答差一点没把李力远吓死。
赵世显与博西勒二人对视了一下,互相点点头。赵世显问道:“朱慈焕,说说你怎么会成了浙江人?”朱慈焕说道:“崇祯末年,李自成包围了北京城。父皇把我交给王内官,我藏身在民间。城破之后,王内官把我献给李自成,李自成又把我交给杜将军。吴三桂打败李自成,李自成逃出北京,当时有一位毛将军把我带到河南,把战马卖掉,买了耕牛,做起了农民。后来朝廷开始清查流贼,毛将军害怕了,丢下我一个人跑了。那时候我十三岁,一个人往南走,在凤阳遇到一位姓王的老乡绅,曾经在前朝做过御史。我在他家住下来,改姓王,这才化名‘王士元’。跟他的孩子一起读书。十八九岁的时候,王乡绅病死,我离开王家,到江南的一处寺院做了和尚。后来遇到余姚一位姓胡的先生,也是官宦人家子弟,把我带回家中,蓄发还俗,还把他的女儿嫁给我为妻。我有几间茅屋,半亩小园。大概的经历就是如此。”
博西勒向赵世显示意了一下,二人耳语了几句,随后赵世显对朱慈焕说道:“现在江南发生了两起反叛,打出的旗号都是要拥戴你为君主,恢复明朝。所以,现在需要带你去对质。”博西勒说道:“你既然是朱慈焕,那就跟我走一趟吧。”
博西勒押着朱慈焕一路南下,王乾元那边在暗中跟着,见博西勒押着朱慈焕并没有往北去京城,而是向南走,王乾元沐来章等人心中甚是疑惑,便继续暗中跟着。
博西勒一直把朱慈焕押到了浙江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