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一年

    五月十五

    清晨的阳光还未露出暖意, 奉旨迎驾的队伍已经驶上了官道。

    一身大太监宫服的苏公公靠坐在一辆拉满行李的马车上, 慢慢拆开了那封萧二格转交给他的信。

    信上的字体很稚嫩, 像是个初入学堂的孩子,却写得很用心, 很工整:

    “敬启苏公公大安,婢女绣香今临别斗胆书信一封, 谢苏公公真心相救之恩。婢女自幼贫贱, 得主子庇佑,不愁衣食,不受冤打。如今主子将遭逢大难,实不能弃主而去, 只得辜负苏公公一片苦心。再谢苏公公大恩,今生能与苏公公相遇, 已是绣香几世修不来的福气。人死已矣, 若得菩萨垂怜, 愿化佛前香塔, 祈佑苏公公一生康宁,万事顺遂……”

    信到最后,纸张已有些褶皱,最后几个字晕成了一团,再看不清写的是什么了。

    苏伟心里发紧, 捏着信纸, 深吸了几口气才勉强舒服些。

    “苏公公, 您没事儿吧?”

    同来的萧二格见苏伟看完了信, 小心地走到马车旁边,人没能救出来,他也有些心虚。

    苏伟轻轻摇了摇头,晃了晃信封,从里面倒出来一枚小巧精致的平安结。

    “这姑娘也是有情有义之人,可惜了……”萧二格跟着叹了口气。

    苏伟把平安结收进袖中,沉默了半晌,低声问道,“后事都处理好了吗?”

    “您放心,尸身都装殓了。等绣香姑娘的家人安顿好了,就派人送过去,”萧二格回答道。

    苏伟点了点头,又看了看那封信,长长地叹了口气。

    “苏公公——”

    何玉柱从九阿哥的队伍里赶上来时,苏伟正要往四阿哥的马车走。

    “何公公,”苏伟停下脚步,转过身,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

    “苏公公,有日子没见了,”何玉柱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太监,都拎着食盒,“这是我们主子让奴才给王爷和大格格送来的,都是新鲜的点心,连夜让膳房赶出来的。这一路上都搁炭炉上热着,这时候吃正好。”

    “还是九爷惦记着,我们格格正要吃点心呢,”苏伟朝队伍里招了招手,萧二格带人跑过来接过了食盒。

    “何公公可要去给我们王爷请个安?”苏伟继而问道。

    何玉柱连忙晃了晃手道,“奴才不敢打扰王爷,苏公公代为转达就是。”

    苏伟点了点头,扬手让萧二格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