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受害人都跟你有关系,能解释一下吗?”王凡抛出的这个问题,看似是正常询问,但却已经用上了传说中的“读心术”。

    所谓读心术,就是通过对一个人声音、表情、眼神、肢体动作等的分析,从而解读其内心想法的技术。

    这其实就是我们华夏文化中的察言观色,只不过更加系统。

    一个人的语调、表情、肢体动作等是其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是洞悉人心的一扇扇窗子,也是能够“读心”的秘密所在。

    比如说,皱一下眉头表示厌恶、焦虑,眼睛痛苦放大表示惊恐、惊讶等强烈情绪等等。

    王凡问斯聪的问题,内容其实不重要,关键是斯聪回答问题时下意识的反应,

    如果他很坦然,并且没有任何反常,那么他所说为真的可能性就很高,基本可以排除作案嫌疑;

    相反,他如果心虚,回答问题犹犹豫豫,并且有许多反常的‘小动作’,那他很可能就是凶手。

    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斯聪至始至终都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细节值得扑捉。

    种种迹象表明,斯聪是个自我要求严格,还十分努力的富二代。

    “驱动一个人行为的源泉是心理,所有的外在行为都是内在心理状态的反映。”

    王凡想到《行为心理学》中的这句话,不由苦笑

    “我可能学的是假的心理学。”

    他突然意识到,他之所以能接连拿下三起大案,是因为之前的梦境任务都太顺了,就像‘新手试炼’一样,具有引导性质。

    但这次任务因为很多原因,导致无法在线上操作,只能是线下实践。

    就好像许多在虚拟世界中的大神,在现实生活面前还不是被虐待遍体凌伤。

    王凡虽然看过很多跟破案有关的书籍、影视资料,甚至作为一名伪学霸,心理学的理论他都可以倒背如流,但终究都是纸上谈兵,反而忽略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真理标准问题。

    再加上他近期有些膨胀,总想着“爸爸去哪了”和“晚上吃什么”这两个历史性难题,所以对待梦境任务有点急于求成。

    世界如此美好,我却这么浮躁,这样不好,不好。

    既然意识到问题,就应该改正,

    ‘可该怎么改呢?’

    看着一脸的无辜斯聪,王凡一筹莫展,下意识的用笔尖敲着桌子。

    突然彪哥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惊喜的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